第三百三十五章 同進士(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高履行、徐茂公、尉遲敬德、秦懷道和程咬金起到帶頭兒作用,用永業田換了在天竺的地後,關中的貴族果然沒有跟風兒的了,還一個個地在那兒說風涼話兒。
聖人想打壓貴族勢力,做得太急迫了吧?我們把你涼在那兒,看到時候誰丟臉。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貴族都那麼一條心。得到一畝換十畝的利好訊息,山西、河北的貴族、土豪們坐不住了,“我們願意為國出力啊,我們有地有人啊。”
這些貴族的長子們大多數在長安當官,能給家裡做主,都紛紛派人來高履行這裡打聽訊息,能不能放開點兒,別限制關中的土地?
高履行向聖人彙報了換地旨意的執行情況後,聖人回後宮跟武昭儀商量了一下,回頭就告訴高尚書,這個可以放開,但要區分好地和次等地。國家只收上等的好地,次等地是不要的。
這個口子一放開,來換地的絡繹不絕,很快就超過了五萬畝。
大興宮這個時候又適時地放出訊息,聖人有意開恩科,一次錄取幾萬人去天竺做官。
所以現在的換地政策只是臨時人員的緊缺,等有足夠的官員了,這個政策就會停止,過這個村兒就沒這個店兒了。
這個好訊息讓天下的讀書人,尤其是普通讀書人大為振奮,因為聖人的開疆拓土,科舉要擴招了啊。
一時間李治在讀書人的圈子裡威望大增,什麼明君、仁君、聖君的帽子一股腦兒都扣在了他的頭上。
聽說這個一畝換十畝的便宜事兒是有期限的,本來觀望的外地貴族紛紛跑過來登記,登記的田畝迅速就超過了四十萬畝。這還是好多貴族不知道的情況下。
連好多皇族也來詢問能不能換地,得到了沒皇族的份兒的訊息後,一個個兒的都是非常遺憾。
有些商人來問幾百畝地能不能換的時候,被告知一千畝起,而且每千畝至少要派一百人過去,來加固大唐的統治。
這個好處是隻給大貴族的,小商人們都悲傷地走了。不過隨即他們得到了一個訊息可以有點兒安慰,天竺那邊的土地賤賣給華夏商人,不受限制,不過派人的數量不能少。
這個時候關中的貴族們終於坐不住了,原來這真是個好事啊,怪不得徐茂公那麼精明的人都把手裡的地全換出去了呢。
長孫無忌找到高履行,開口就是要換五萬畝。
這個,你國公的永業田只有四千畝啊大哥。不過人家是大唐的後族,家族裡高官輩出,公主就娶了三個,這地怎麼來的你別問,反正我有。
長孫無忌一出手,其他的貴族立刻跟進,眼看這地契發出去的越來越多,已經一百五十萬畝了。
這地契發得高履行分外地心虛,一百五十萬畝可要換一千五百萬畝的天竺土地,天竺有那麼多上等地麼?
蘇定方傳來的訊息令高尚書心情稍安,現在打下來天竺的一半兒地盤兒了,據不完全、不準確的統計,也有四百萬頃的耕地,實際情況只多不少。
另一半天竺,大軍沒空去打,現在大軍都在看著佔領區的天竺人幹活兒呢。加起來天竺的耕地恐怕有八百萬頃,這還是往低了估計,好地怎麼也得有一億畝。
高尚書是懂土地的,隋朝大業年間,華夏的認墾地達到四千九百多萬頃,當然“認墾”不是已經開發好的,實際情況大概有六七百萬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