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小帥頓時有點兒懵。我的中學地理都及格了啊,阿爾巴尼亞是在這裡麼?我怎麼不知道?而且巴赫拉姆這個姓氏聽起來怎麼這麼耳熟?

等見到了這位叫蘭索的國王,小帥算是明白了,原來所謂的阿爾巴尼亞國,就是瓦爾特跟自己說過的阿蘭人。

阿蘭人是個遊牧民族,特別擅長養馬,最早是居住在鹹海西北岸,現在真珠王子佔據的俱蘭都督府那片地方。

後來漢朝強大起來,匈奴被衛青和霍去病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好逃到歐洲去。匈奴人打不過霍去病,到了中亞可是牛得一塌糊塗,阿蘭人這種小部落人家順手就滅掉了。

一部分阿蘭人被征服,跟著匈奴人走了。另一部往南逃,跑到裡海西岸,高加索山脈這裡定居下來,和亞美尼亞人做了鄰居。

發展到今天,留在高加索地區的阿蘭人不過才三十多萬而已,比亞美尼亞人少得多。

他們建立了個小王國,就是阿爾巴尼亞,這只是名字恰好相同,不論民族還是地盤,跟後世的阿爾巴尼亞都沒有任何關係。實際上歷史學家管他們叫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簡稱高阿王國。

高阿王國國小力弱,誰都打不過,沒有亞美尼亞人的志氣,是誰強大就歸順誰。原來是波斯的附庸,大食人一來,立馬兒就投降了。

小帥趕跑了大食人,阿蘭人自覺自動地就以大月氏的附庸自居。小帥一直在安撫亞美尼亞人,對阿蘭人這麼點兒力量,沒看在眼裡,都還沒空兒派人接收。

不過高阿王國能在大國的夾縫兒裡存在這麼多年,沒被滅掉,就是他們會看眼色啊。

小帥沒空兒理他們,他們的國王這就主動來溜鬚小帥了。

實際上小帥在昭武九姓起家的時候,子民也不過三十萬而已。

不過昭武九姓地處絲路要衝,那幫紅鬍子粟特人都是經商的人才,非常有錢,河中地區也是膏腴之地,可比身處貧瘠之地,窮得叮噹響的阿蘭人的三十萬牧民強多了。

現在小帥手下子民超過一千五百萬,對這種地處偏僻的三十萬人的小國已經不怎麼在意了。

不過人家冒著大雪主動來覲見自己,還是要接待的。陪著國王蘭索進來的,赫然是不死軍首領,大不里士侯爵小巴赫拉姆。

看來這兩個姓巴赫拉姆的,果然是有親戚的。

蘭索二十多歲,是個黑髮卷髯的白人青年,長得和小巴赫拉姆有點兒像。

蘭索給小帥鞠躬行禮。他是個語言大師,會說高阿語、亞美尼亞語、波斯語、帕提亞語,還會點兒可薩語,可是就是不會說漢語,小巴赫拉姆只好在旁邊充當翻譯。

小帥也聽不出他說的是那種語言,只能聽小巴赫拉姆翻譯過來的漢語。

阿蘭人帶過來五千只羊犒軍,這對這個小王國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資產了,投靠的誠意算是滿滿的。不過路上遇到暴風雪,羊凍死了一千隻,當然凍羊肉是一樣能吃的。

小帥看蘭索被暴風雪搞得很狼狽的樣子,關心地擺擺手,讓他先下去休息,好好暖和暖和,明天早上再細談。

安娜上一波壓榨小帥小帥已經過去將近二十天了,小帥覺得自己又行了。好不容易天放晴了,急著去海邊,和後宮們開個篝火晚會,匆匆而去,並沒有注意到蘭索欲言又止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