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方面可能是準備以逸待勞,背靠堅城等待大月氏人到來,取得戰術上的優勢。另一方面,很可能是等更多的援軍到達。

既然敵人數量眾多,當然要謹慎從事。

小巴赫拉姆在大月氏佔領區各地招降納叛,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大批波斯義勇軍正源源不斷地被送到前線來。

在如今軍糧不缺的情況下,兵力當然是多多益善,哪怕多的是戰鬥力堪憂的義勇軍,一旦主戰場勝利,打順風仗那也是很管用的。

大食的九萬軍隊也不全是職業士兵。大食人的二十萬正規軍分佈在首都麥地那、北非、大馬士革、泰西封、小亞細亞前線、亞美尼亞和呼羅珊的廣大國土上。

其中呼羅珊的四萬人已經被大月氏遠征軍消滅,剩下的軍隊要聚集到一起,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

此前奧斯曼並未在國都麥地那,而是坐鎮大馬士革,籌備從海路攻取君士坦丁堡的計劃。

五月初五大月氏人誓師出兵,大食人在康居的探子就飛馬將情報報告到了大馬士革。得知大月氏發兵九萬遠征波斯,奧斯曼並未慌張。

呦嚯,我之所以沒去打你,只是因為那裡過於遙遠,準備先征服鄰近的宿敵羅馬帝國罷了。結果你們居然不自量力,來挑戰我大食這個世界大國了。

大食在呼羅珊留了四萬大軍,按常理來說,足以堅守很長時間。因此他並未召集在北非、小亞細亞和亞美尼亞的部隊,讓他們繼續進攻此前的目標,以免功虧一簣。

只是臨時停止了海戰的計劃,率駐守大馬士革的四萬大軍,加上五千猶太僕從軍,從大馬士革出發,前往呼羅珊支援。

路過泰西封,又帶走了駐紮在那裡的兩萬大軍,還徵發了兩萬波斯僕從軍、一萬庫爾德僕從軍、五千帕提亞僕從軍,湊出了十萬大軍,準備給大月氏這個狂妄的小國來一個狠的。

在奧斯曼想來,四萬人守圖斯城應該至少能堅守半年。攻打堅城,攻城的一方要吃虧得多,等自己率十萬大軍到了呼羅珊,大月氏人多半已經被拖得疲憊不堪。

自己以精銳之師,加上圖斯城裡的部隊,十幾萬人,以多打少,給大月氏人致命一擊,一定要反推到康居城去,徹底消滅大月氏這個不穩定因素。

結果兵至阿瓦士,斥候居然稱遇到了大月氏人的前鋒。雖然只有三千人,自己的大軍還沒有見到他們,這三千人就逃跑了。

但敵人的前鋒能到阿瓦士,說明呼羅珊已經落入了大月氏人的手中,圖斯城已經陷落了。

雖然不知道大月氏人怎麼辦到的,但他們很強大是一定的。

奧斯曼今年已經七十八歲了,早就過了莽撞衝動的年紀,執掌大食這個世界強國也已經八年。既然敵人強大,那就要慎重,把大月氏當成平等的大敵來打。

當即奧斯曼停止了北上,十萬大軍駐紮在阿瓦士。同時調在亞美尼亞剿匪的四萬兵馬前來助戰,征討北非的兩萬人和拱衛首都麥地那的兩萬人也各自調了一萬人過來。

大食十萬大軍在阿瓦士,還有六萬人正在趕來的路上。大月氏九萬兵馬駐紮在伊斯法罕,正在徵召更多的波斯義從。

雙方南北對峙,空氣中充滿緊張的味道,一場接近三十萬人的空前大決戰即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