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獻俘完畢,小帥順便去陪葬昭陵的秦瓊、李靖墓上去祭奠了一番,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第二天,參加獻俘昭陵儀式的全體人員轉戰太廟,李治又向自己的列祖列宗誇耀了一次大唐的武功。

這還沒完,第三天,李治又於南郊祭天。

徹底平滅突厥勢力,征服了吐蕃,大唐的疆域達到歷史最高點,李治確實值得大動干戈一番。

向爸爸、祖宗、老天分別彙報了自己的成績之後,李治下旨,任命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吏部侍郎郝處俊為副手,薛仁貴為先鋒,征討高句麗。

同時任命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右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都接受李績的調遣。

去年高侃已經平滅了車鼻可汗。如今突厥被滅,吐蕃平定,大唐在西面的威脅一下子消失。大批防範突厥、吐蕃的精銳士兵就空閒了下來。

李治雄心高漲,立刻開始了對宿敵高句麗的征伐。

這也就罷了,這是大家都能猜到的事情,隨即的一道聖旨大家就猜不到了。

李治將剛去寧州上任當刺史的薛萬徹調了回來,任命薛萬徹為交州道行軍大總管,以駙馬房遺愛、柴令武副之,向南征伐,討伐林邑、真臘等東南亞諸國。

薛萬徹本來因為整天發牢騷都被太宗皇帝撤職一擼到底,流放象州了。李治繼位,大赦天下,才放了回來,最近重新啟用,當了寧州刺史。

薛萬徹是大唐僅次於李靖和李績的名將,和侯君集齊名,一直抱怨得不到重用,當了刺史也是牢騷滿腹,一直吵吵腳有毛病,不玩兒活計。

這次升了官,腳立刻不疼了,大呼聖人英明,領著房遺愛、柴令武兩個紈絝二代,這個駙馬三人組合上南方,給李治抓土人去了。

連小帥這個知道內情的都頗感奇怪,李治怎麼會有這個任命?

他可是把《舊唐書》和《新唐書》的一部分獻給李治了,這三個駙馬後來都是因為謀反被誅,李治不殺他們,沒撤了他們的職也就罷了,怎麼還讓他們帶兵?這是燒糊塗了麼?

小帥是真想不明白這個事情,就召了陳誠來商議。

他當然不能提“預知歷史”這種玄幻的事情,只是很小心地問,“陳司馬啊,你說,要是事先知道有個團伙兒可能要謀反,還派他們帶兵出征,這是怎麼回事呢?”

陳誠左右看了看,沒別人,“主公你是說薛萬徹他們的事情?這三個駙馬只是平時愛發點兒牢騷,謀反是萬萬不敢的。”

“那假設有這麼個地方,和他們身份類似的人,後來以謀反定罪了,怎麼解釋呢?”

陳誠眼珠轉了轉,“誰給他們定的罪?”

小帥一下子明白了,史書上是長孫無忌給他們定的罪,還咬出了吳王和荊王,這特麼都是長孫無忌的政敵啊。

看來史書果然不能盡信,李治這個局中人反而是明白的。

小帥擺擺手,“不提這個事情了,陳司馬真吾之子房也。”君臣相視而笑。

“蘇老弟,蘇老弟,你哥哥我又來了,還得你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