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照顧三位出家人,小帥請客的宴席葷素皆有。

然而開吃了才發現,除了葉真人,大家竟然都是吃葷的。

三木大和尚拿著一根豬腳啃得滿嘴流油,貓道人雖然吃得斯文,卻也是哪個菜都嚐嚐,即使是葉真人,也是喝酒的。

小帥小心地問大和尚,“三木大師,現在的和尚都不戒酒肉麼?”

三木奇怪地看著小帥,“為什麼要戒酒肉?佛祖都是不戒的。我們武僧要打熬身體,沒有肉吃怎麼成?”

小帥小時候看過電影《少林寺》,那一句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是記得的。沒想到真的少林武僧,竟然這句託詞都沒有,直接是吃肉的,感情自己被電影騙了好多年。

葉真人一笑,“出家人出家是為了修道,證得無上大道的事情,跟吃不吃肉有什麼關係?

道祖有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此天下正道也。貧道吃素,只是個人的愛好而已,葷腥只是有礙我個人的修行法門。

我們天師宗,婚配都是可以的,何況喝酒吃肉?不然哪來世代相傳的張天師?”

小帥大漲學問,他也不知道和尚是什麼時候開始吃素的,反正唐朝的和尚是沒這個規矩。

祆教更是推崇大家都過上幸福生活,小帥覺得這樣的宗教不錯啊。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大家不要干涉大月氏的統治而已。

嗯,祆教那個和女兒亂倫以保持所謂“血統純正”的陋習是一定要改掉的,人又不是貓狗和賽馬。

葉真人喝了一杯酒,指著貓道人說,“貧道這個徒弟,收了才一個月而已。別看他毫無武藝,以貧道觀之,乃有大福報之人。

貧道在五臺山漫遊,當時五臺山忽降大雪,他在五臺山遊玩,於野外雪中被凍僵。貧道發現時,卻有一群赤狐聚集在他身旁,為他禦寒,他得保不死,貧道才有機會施救。”

聽老道講得這麼神奇,眾人一起稱頌,心裡其實都頗為不信。貓道人連忙補充,“剛下雪的時候,某曾餵了一隻覓食的赤狐半塊饢餅,想必赤狐回去將全家叫來向某討要食物。

其實是師傅救的我,某醒來的時候,那幾只赤狐還在某的背囊裡尋找饢餅吃。”

這個聽起來應該接近事實,傳說就是老道這麼忽悠出來的。

三木扔下豬手,雙掌合十,“小師傅樂善好施,才能引得赤狐到來。赤狐雖是為覓食,卻也確實為小師傅遮擋寒風,此小師傅之福報也。”

貓道人講起自己去五臺山的由來。小道士俗家姓黃,出身吳郡大族,在府學讀完書後,說什麼也不願意參加科考,就喜歡四處遊覽名山大川。

家裡給定了幾門親事也完全不理,每日裡就喜歡揹著背囊遊玩。好在家資豪富,家裡人想著他玩兒膩了就該收心回家了,也就不再管。

前幾個月去壺口看瀑布,趕上下雨山體滑坡,被困在壺口,千辛萬苦逃出來,已經餓得半死。隨即去臨汾遊玩,又趕上汾河決口,天幸會游泳逃過一劫。

然後去五臺山,初秋就遇到大雪,要不是葉真人相救,恐怕就凍死了。

葉真人感嘆,“貧道這個徒弟幾次大難不死,顯然是個有福的,貧道看他的經歷與貧道相似,起了收徒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