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試錯(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般以主角為視角的電影對劇本的邏輯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因為一部電影是靠衝突建立起來的,衝突一般源於主角的抉擇。
在90分鐘的電影中,主角要經歷大大小小的抉擇。
在這些抉擇中,主角很難從頭至尾都保持完整性,有些劇本甚至為了製造衝突會用與主角相悖的性格來強行推動劇情的發展,繼而會將從一開始就遵從主角意識的擁躉一步步稀釋掉。
根據埃裡克·埃德森的《故事理論》,主角的接觸角色一般分衛六種。
對手、夥伴、愛戀物件、導師、邊界護衛和其他盟友。
可以將主角比作一個六邊形,每一個面都與其他角色勾連。
和一覽無遺的主角不同,每一個配角都只展現與主角相交的一個面。
因為少了其他五個面的呈現,這就難免會在觀眾的視角中出現對比偏差。
比如這部戲中林昆的這個角色。
在以往的同類題材電影中,反派首腦一直是心狠手辣、冷血無情,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瀟灑派頭。
但是在門徒之中,編劇林昆這個角色塑造的更加生活化。
他愛家,為了未出世的孩子選擇自殺;他不吸毒甚至不抽菸,那些癮君子是他最討厭的存在;對於阿力,他也展現了自己的提攜和信任。
他講義氣,聰明,邏輯性強,能力高。唯一的愛好就是吃糖,還吃出了糖尿病。
可以說相比於猶豫不決的阿力,這個角色更加豐滿立體。
整部劇中,林昆這個角色也是最出彩的一個。
劉德樺知道,所以他在邀請季雲時也提到過。
這部電影的主角可以換,但是林昆這個角色絕對不能換。
他才是整部電影的戲眼。
在金像獎的評選之中,劉德樺獲得過兩次最佳男主角的榮譽。
《大塊頭有大智慧》和《暗戰》。
但是最佳男配角這個獎項他還沒有拿到,這部《門徒》就是他衝擊最佳男配角最有力的競爭選擇。
與其說劉德樺給季雲做配,不如說是季雲在給劉德樺搭臺子。
作為正反兩角,這部戲中季雲和劉德樺的對手戲很多。
無一例外,無論是表現程度還是劇情張力上,都是劉德樺在佔據上風。
就比如阿力和林昆在探討人為何會吸毒這一幕。
“真是搞不懂,煙那麼臭有什麼好抽的?”
劇中的林昆作為從事毒品生意的首腦,那些採買的物件才是他最鄙夷的一類人。
季雲目光閃爍,小心翼翼的發問:“為什麼人會吸毒。”
“唉,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做生意講究的是供求,有人買就有人賣咯。抽菸還會致癌呢,不一樣有人抽?”
劉德樺表現的很無奈,一派自欺欺人的模樣。
彷彿作為一個毒品販子,他並沒有絲毫的過錯。
他當然知道自己十惡不赦,但是還在口風上為自己脫著罪,像是在向季雲解釋,又像是為自己找些心理安慰。
他覺得自己說的還不夠,於是一番話入連珠炮一般打出。
“我有在宣傳麼?沒有啊!又不是我逼他們的,我沒有逼他們啊!關我什麼事?根本就怪他們自己,根本就怪他們自己!”
他緊盯著季雲的雙眼,彷彿要在他的眼神中獲得一絲肯定。
他的底氣有些不足,雖然聲音越來越高,可是也不能掩蓋他此時的心虛。
雖然他說的冠冕堂皇,可是越是這樣說,越是說明他本人心裡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