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供奉關聖帝君,兩旁是香爐和上供的烤乳豬及鮮美水果。

開機儀式這個習俗來源已久。

這個程式最早來自於對“劃片”的恐懼。

早年膠片時代時,攝影機裡的膠片在拍攝時被裡面的零件意外劃傷。

這是個不可抗力,畢竟受制於早些年的技術限制,就算再仔細小心也難免會出問題。

再加上香江那邊的拍攝地取景實在偏僻,動不動就是些沒有人煙的荒地。添油加醋的說一些妖魔鬼怪作祟的“真實案例”,兩件最難防的事情放到一起,劇組也只能將期望寄託在這種儀式感上。

雖然已經脫離了膠片時代,可是這個習俗依舊保留了下來。

拍的戲多了,就總想求個心理安慰。

除此之外,這種儀式感還能順帶著調動劇組的活力。

康宏雷拍攝《我的團長我的團》時劇組突發事故,造成一死兩傷,板房倒塌又有100多名群眾演員受傷。

他領著劇組去拜了拜邊境的碑,這些事才算消停了下來。

甚至引得網友開始了玄之又玄的揣測。

然而說實話,本身戰爭題材的劇就容易出事故,出了這兩檔子事劇組肯定是小心再小心,已經將風險降到了最低。

要是再出事,康宏雷基本可以提前退休了。

天上淅淅瀝瀝的下起小雨,爾東昇更加高興。

這可比豔陽高照好多了,老話說“遇水則發”。

這部片子肯定大爆!

他插上頭香,躬身三拜。

站在他身後,是電影中的主要角色。

季雲雖然忝為主角,可是座次還排在劉天王和古添樂之後。

虔誠的上香,季雲的作派做的十分到位。

爾東昇看著他的模樣默默點頭。

人說到一個地方就尊重一個地方的習俗,在這一點上季雲真的是挑不出一點毛病。

來的內地演員不只是他一個,還有推土機女神張婧初。

推土機這個外號有褒有貶,褒獎在於她拍戲時認真的精神,遇到什麼難題都能懷著一股子認真勁克服過去。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講,這個稱號倒是有些不太好啟齒。

她和顧長偉的緋聞仍舊糾纏不清,不過對外說兩人是無話不談的好友。

若是單純的好友,那兩人可真的算得上是管鮑之交......

張婧初簽約榮興達是他推薦的,張婧初排演畢業話劇《夕鶴》,顧長偉大還親自扛著攝像機為她“掌鏡”,後來的富春山居圖,立春,都離不開顧長偉的運作。

當然這部《門徒》也不例外。

若只說顧長偉一人,她當然稱不上推土機這個名頭。

還有陸釧、章家睿、小鋼炮...

現在的她還沒有那麼多故事,正值顏值巔峰的她,一顰一笑都自帶一股書香氣質。

她的長相併不算是絕美,可是這股氣質無疑為她加分許多,也是爾東昇答應啟用她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部片子裡她飾演的是一個癮君子,那些氣質沒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