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江文的手段極其高超,演員陣容也沒完備。

他實在是分身乏術,要是以忽悠以忽悠季雲三人的工夫去找演員,現在整個劇組早已經整裝待發。

哪能像現在這樣,小貓三兩隻。

直到季雲趕到劇組時,江文依舊在煽動著身邊的工作人員進組當群演。

籌備劇組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更何況還有江文這麼個喜歡親力親為的一把手。

幕後團隊自然是不用他擔心,讓子彈飛的製片人是赫赫有名的馬柯。

就是電影裡飾演八歲孩子的那位。

雖說長得糙了點,但是論起專業能力,可比季雲工作室的“齊天大聖”高了不只十籌。

“喲,來了?”

季雲招呼上去,被江文重重的拍了兩下肩膀。

“臺詞背完了麼?”

“還差點,不過也差不多。”

江文點點頭:“沒事,反正到時候也得改。”

季雲無奈的點點頭,他明白江文是什麼套路,先寫一半的故事,再邊拍邊補,把剩下的劇情填補上。

所以他也沒仔細背那些寡淡如水的臺詞,這些詞和原片中不是一個味道。

這樣的邊拍邊打磨的方式其實挺不受待見的,因為很容易控制不住工期導致資金鍊斷裂。

就像墨鏡王,一部片子拍好幾年,對演員來說簡直是折磨。

江文的戲還好點,至少你知道自己演的是什麼東西。

和自己成家的墨鏡王不同,墨鏡王需要自負盈虧,動用商業頭腦從其他地方賺錢。

賣點子,賣片花,送內褲,能想到的辦法都讓他給想出來了。

但是江文身後有楊壽誠撐腰,不用太擔心資金問題。

不過虧了那麼多次,自然也不敢全權大包大攬了。

這次讓子彈飛,他組了一個九人編劇團,力求讓劇本進度和拍攝進度持平。

這九個人裡還有新三國的朱蘇進...

“你去招呼一下葛尤吧,他正閒的夠嗆呢。”

“成。”

讓子彈飛的取景地是開平碉樓,號稱是被譽為“華僑文化的典範之作”,具有古希臘、古羅馬及***等風格多種。在新世紀初被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文是個挺大牌的導演,但是也沒本事進這地界大規模開展拍攝。

其實這種文物建築一直就被嚴令禁止讓劇組參與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