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好訊息。

第一是包國安答應出演軍事聯盟,並在其中再次飾演曹操一角。

第二件事是因為凱哥導演擔任了奧運會的藝術總監,這段時間要忙著籌辦奧運會,所以《趙氏孤兒》這部劇要無限期擱置下去。

包國安也可以在劇組待到全面殺青。

其實季雲挺不想讓包國安出演趙氏孤兒這部劇的,沒別的原因,陳凱哥這部劇不可能重現《荊軻刺秦王》那樣的輝煌。

荊軻刺秦王的編劇是王培功,他能壓制住陳凱哥膨脹的創作欲,但是高、任倆人不行。

其實凱哥導演還是適合拍那些小人物的電影,就像霸王別姬,黃土地,搜尋這樣的電影,角色少,故事脈絡鮮明,以小人物的視角來看社會才是他所擅長的。

只要人物一多起來,他就開始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講故事。

按照他的話說,他就是太愛自己的作品了,不想讓任何一個角色戲份刪減。

就像無極,一會冒出來個劉曄,講述他為什麼委身在反派的麾下當走狗;一會冒出來個張百之,講述她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幅嫵媚妖豔的模樣;一會又講述反派無歡是怎麼因為一個饅頭而不再相信任何人。

最可氣的是突然冒出來個滿神,這人完全遊離在故事之外,就像是為了一個不合理的故事強行插入了一個不合理的人物,到最後也沒把這個坑填上。

以至於後來一個走河道會被淹死的作家為其編寫同名時,面對這個角色也一陣拍腦門,最後也沒寫出個所以然來。

除此之外,他還喜歡在故事中增添自己的感悟和價值觀。

無極是因果,道士下山是傳承,趙氏孤兒是諒解。

說實話,都挺不合理的。

跟美末2一個路子...

400年前的莎士比亞就用《哈姆雷特》告訴了眾人一個真理,王子不重要,復仇才重要。

觀眾憋了一個半小時等著主角復仇的戲碼,結果最後來了一句我選擇原諒,這誰不罵娘?

呈現出來的效果,就像用著佛跳牆的配料做出來一鍋大雜燴。

但是包國安很注重契約精神,簽了約就不改主意。

不過這也不是季雲該操心的,眼下的拍攝才是他應該上心的事。

故事中有兩個比較重要的角色,殷先生和賴先生。

季雲把忙著在家施肥的於千拉了過來,至於另一位,則是請到了之前有過合作的九恐。

九恐是灣灣人,也比較符合故事背景。

灣灣的喜劇演繹方式和內地區別挺大的。

內地比較奉行的是陰差陽錯和大小人物的精明與蠢笨的對比,外表精明的人用精明的方式得不償失,外表蠢笨的人用蠢笨的方式獲益良多,兩相對比,笑料就出來了。

而灣灣更喜歡看一個蠢人的手忙腳亂,比如在各種綜藝中,丑角都是以誇大肢體動作來達到呈現笑料的方式。

喜劇核心的差異也影響到了九恐。

在早期的作品之中,他的表演方式與內地演員總顯得格格不入,貢獻最多的面目表情就是尷尬。

觀眾能接受,完全是因為他的喜劇天賦和表演才能。

這部戲裡也一樣,不過還好有於千從旁策應,才算是讓他的發揮好上許多。

“這演戲也能有捧哏我真是服了。”

季雲無奈的看著給九恐“捧臭腳”的於千,搖頭嘆息道。

真的是萬物皆能捧啊。

“老闆,道具準備好了。”

道具組遞上來一桶泡麵。

這一段是王多魚請足球隊的人吃大餐,殷先生和賴先生兩人擺譜,看不起這群下里巴人。

王多魚便撤去兩人面前的大餐,遞上泡麵。

“這怎麼是康帥博的?”

道具組的小夥子一愣,“我們就在附近買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