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峰迴路轉(第1/2頁)
章節報錯
作為屋中唯一一個年歲輕輕、又沒有生兒育女過的姨娘,聽見了顧明松要來,楊歡歡忙向老爺夫人躬身行了一禮,轉身退回了內室。
她這邊才剛剛回避,顧明松就面帶微笑進了屋。
他今日穿得一襲竹青色的書生袍,腰間玉帶繫了,垂下一隻銀白色香囊。雖然打扮依舊簡單,可顧明松生得高個寬肩,朗潤如松,無需矯飾,自然而然便有了十分的氣度。
顧老爺一向很得意這個兒子,此刻見了他來,雖仍作出了嚴肅的樣子,可眉梢眼角卻盡是和熙之意。他望著顧明松問道:“秋闈近了,怎麼沒在院子裡好好讀書?”
“回父親,兒子是接到了一個訊息,這才匆匆趕來,攪擾父親、太太了。”顧明松與眾姐妹們見過了禮,又給父親太太請過安,接著走上前去幾步,恭敬地將一封信箋交到了顧老爺手上。
顧老爺拿到手裡,先是看了看封皮。他“嗯”了一聲,面色十分疑惑:“順天府王志?我從不認得此人……”說著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兒子,依然還是把信箋開啟了,取出一張信紙來。
從堂下幾位小姐的位子望去,能看見墨跡從紙背隱隱地透出來——這封信似乎不是很長。
屋裡眾人都被勾起了好奇,頻頻朝顧老爺手中望去。一旁的孫氏笑著問道:“松哥兒,什麼事搞得這樣神神秘秘……”
她的話還沒有問出口,就被顧老爺一聲驚歎給打斷了。
“竟、竟有這樣的事?”顧老爺讀到一半,便忙抬頭望向顧明松道:“這——這事當真?”
顧明松笑容溫和地回道:“兒子已經使人去問過了,哪裡還有假的。要說起這王志,與咱們家也並不是沒有淵源,他是吳大人的門生……”
“好、好!”顧老爺邊聽邊看,此時已讀完了。他捏著薄薄一封信。笑道:“能夠載入方誌,足證我顧家家風——只是——”神色微微有些躊躇。
這話說得沒頭沒腦,眾人已快按捺不住了。伸長了脖子看。孫氏眼珠在屋裡轉了轉,笑著問出了大家的心聲:“老爺這麼高興不知所為何事?”
顧老爺瞥了她一眼。神情尷尬。“幸虧沒有聽你的——後宅婦人知道些個什麼!”
孫氏一愣,顧明松的聲音馬上溫和地響了起來:“太太尚且不知。京城本地修撰有一本《京城地方誌》,由順天府王志撰寫——這一次京城亂黨鬧事,乃是幾十年從沒發生過的事,自然更要把其間民情百態、逸聞軼事詳盡錄入。這一次咱們家出了一個忠義之僕,王兄已決定為其寫一篇小傳……他信上還說了,若不是我們這等家風昌明的詩禮簪纓之家。又哪裡會有這樣的忠勇僕人!”
一言已畢,屋中眾人神態各異。這忠義之僕指的是誰,似乎已經不言自明瞭……
與書生私下寫的方誌不同,《京城地方誌》一直都是官府編撰的。不作流傳,只入書庫留存。這樣的地方誌雖說不是史書,可以說與史書幾乎無異——以顧家這種典型“一代不如一代”的官宦之家來說,也算得上是一份談資了。
孫氏嘴巴開開合合,似乎想說點兒什麼。最終仍什麼也說不出來;顧老爺低頭去看手上的信,一眼也沒有望向身邊的妻子。顧家的小姐們聞言,哪裡還不明白這又是一次鬥法,而且太太似乎又吃了虧,都把頭埋得低低的——只有一個顧七。冷冷地坐著,目光不住梭巡。
“這便好了——我方才還擔心忍冬離了府要怎生度日,有了這一遭,想必就算生計艱難些,以後也不至於挨人白眼……”在氣氛一片凝滯的時候,顧成卉的聲音帶著笑意響了起來。
孫氏狠狠地剜了一眼她,心下明鏡似的:自己日防夜防,到底還是叫這兩個聯起手了!
——顧成卉話音剛落,顧明松就皺起了眉頭。還不等他開口說話,顧老爺就忙忙地一揮手,瞪了顧成卉一眼。“那件事你還提它幹什麼!出了這麼樣一個忠僕,正是我家風昌明、家運鼎盛之兆。先頭是我想左了,這個叫忍冬不能送出去,正應該留下來才是!”
還不到半個時辰,口風就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從某種角度來說,顧老爺也的確算是個人物。顧成卉嘴角挑起了一個笑,恭恭敬敬地站起身,謝過了父親、太太,又順著勢子恭維了幾句顧老爺決斷英明。
顧老爺瞥了她一眼,又看了看手裡的信。“……忍冬捨己救主,咱們顧家也不能夠虧待了她。夫人,”他轉頭對孫氏道,“你作主,賞些銀兩綢緞下去,賞得豐厚些不打緊,這是我顧家知恩知義……”
事已至此,孫氏唯有笑了連連點頭應是。
請安完畢後,顧明松被顧老爺留了下來,其餘顧府的小姐和姨娘們,三三兩兩地退出了正明居。顧七神色仍然冷淡,誰也沒有理會,一言不發地徑直帶著丫鬟走了。
其餘幾個庶出小姐們不由一愣。周姨娘旋即笑道:“也不知道七姑娘是怎麼了,回來以後脾氣竟古怪了好些……”林笑
顧成卉迅速地與她交換了一個目光,笑道:“七妹的丫鬟畢竟是代替她被抓了,受到衝擊也是難免。哪一日待我求了祖母,放我們幾個出去散散心,也就好了。”
周姨娘聽了,眼神一閃,笑道:“噯喲,那可託了姑娘的福了!你四姐在家直嫌悶得慌呢。”顧成燕也微微有些羞澀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