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就愛吊人胃口(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了壽安堂,顧成卉先去見過了老夫人。
如果說顧成卉穿來這大半年的時間裡,哪一項工作最有成果——那無疑就是使老夫人和孫氏之間的嫌隙越來越深,矛盾越來越重了。她來顧府之前的十好幾年,老夫人和孫氏面子上一直都是融洽的一對婆媳,偏偏這幾個月下來,老夫人已經對她反感得不願意留任何情面……
此時老夫人就正舉了茶杯,對林媽媽冷笑道:“也不知道是什麼稀罕毛病,大夫都看不出來,偏她還一個勁兒地頭沉腦熱,這疼那疼。才去了一天,看把我們五丫頭給熬的!”她也不指望林媽媽回應,抱怨了一通,就拉過了顧成卉,細細從頭到腳打量了她一會兒,這才嘆道:“累了你了!”
“勞祖母惦記小五了……”顧成卉忙就勢倚在祖母的胳膊上,笑著撒了幾句嬌,逗得老夫人笑了幾聲。林媽媽只是在一旁低頭垂眼地束手侍立——若不是事實就擺在那兒,單看這副冷冷淡淡的樣子,任誰也不會想到她竟是老夫人身邊的第一紅人。
老夫人問了兩句正明居中之事,顧成卉猶豫了一下,一五一十地把“加料”一事說了——這事兒鬧得大,累得樂媽媽和綠瓣兩個干將都捱了打,這時不說,過不多久老夫人自然也要知道的……
待她從祖母的屋子裡出來了,候在門口的細辛趕緊迎了上來,跟上了自家姑娘的步子。主僕倆才剛一邁進西跨院的院門,細辛掃了一圈四周,便笑道:“可算是回來了!這一晚上,竟比一個月還長些。——姑娘,我心裡好多問題想問您呢……”
顧成卉被她急不可耐的模樣逗得一笑,也不答應,領著她徑直回了屋。
剛跨過門檻,一股涼涼的清香就撲了她一身。顧成卉深深吸了一口氣,一抬眼。就見地上一隻及腰高的青玉色琉璃瓶兒裡,插著滿滿的一束白玫瑰花,忍冬正坐在一張馬紮上,給花兒修剪枝杈呢。書桌角、門框、窗欞上都掛了薄荷草的香囊,混著白玫瑰的隱隱香氣,彷彿要比外頭涼爽不少似的。
明明知道細辛心裡有隻貓正抓撓著她的心肝肺,可顧成卉仍舊不急不忙地笑著問道:“——才一日沒有回來,屋子裡竟就變了個樣。這白玫瑰真漂亮……咱家園子裡可沒有。是打哪兒來的?”
忍冬站起身,先是詫異地看了一眼自家姑娘身後的細辛——後者正不斷地衝她眨眼——可忍冬哪兒知道她是什麼意思?帶了一點遲疑地笑道:“姑娘倒是好眼力,我當時一看還以為是薔薇呢。玫瑰哪兒有這個顏色的!……據說是三少爺外頭的朋友。前幾日出遊打獵時偶然發現的一大片野玫瑰地。採了兩大車回京送人。這不,咱們府上也得了不少,據說其餘幾個小姐們都愛得不行呢——”
聽到“三少爺”,顧成卉就想起了剛才急急忙忙衝進正明居的顧明柏。
“是他哪個朋友?什麼時候送來的?”
“聽說是定西將軍家裡的少爺。這也是才剛送來。還沒有一個時辰呢!”忍冬回道。
定西將軍在京裡,確實也算得上一等的人家了。祖皇帝打下江山之後,有近十年的時間,賊匪亂黨、前朝餘孽層出不窮,靠的都是當年的老定西將軍一手平匪,功績不可謂不大——這個正二品的官職能夠恩蔭三代,也算少有了。而算一算時間,顧明柏大概就是見過了這位定西將軍府的少爺之後,才衝進了正明居。
顧成卉思慮了一會兒。還是細辛終於忍不住了,叫了聲:“——姑娘!”這才把她叫回神來。她笑道:“好了好了,真是怕了你!讓我先看看……” 說著,就從袖袋裡掏出了昨夜在淨房裡抄下的信,一張張地鋪開在了桌上。凝神讀了一會兒。
驟然見到這許多寫了字的草紙,忍冬倒楞住了。細辛忙給她從頭解釋了一遍,忍冬急得頓足道:“姑娘竟然膽子這麼大!真是什麼都敢幹了……您也不想想,萬一被太太當場抓住了,可什麼都完了!”
“這不是沒抓住嗎……再說了,周姨娘那個小丫頭雖好用,但到底不是萬能。有些訊息,不冒一點險,是找不到的……”顧成卉一面拿筆在紙上劃劃點點,一面心不在焉地應道。
細辛給她磋摩得受不了,忙央告道:“好姑娘,求您快告訴我,您從這些無用的信上,到底看出什麼來啦?”
顧成卉笑了笑,這才大發慈悲地道:“忍冬,你也坐下一塊兒聽罷。”說著,她從桌上捻起兩張草紙,清了清嗓子,道:“——這兩張,是咱們海豐二嬸嬸上個月寫給太太的信。”
兩個丫鬟對望一眼。
顧家雖然每一代都子嗣單薄,可顧老爺還是有兩個庶兄弟的。顧老爺年紀最長,被老夫人養在了膝下,繼承了家業。因為到底不是嫡子,他兩個弟弟便都得了一小部分家產,分出去單過了——顧成卉的二叔捐了海豐的一個七品小官,一做就是十多年,都沒有動一動。顧家三叔至今依然是個白身,在鄉下起田莊買田地,過起了富家翁的日子。因都與京城距離遠著,因此十年八年的也不見回來一次——府里人偶爾提起來,就以“海豐那位”“鄉下那位”來代稱罷了。
而這個海豐二嬸,卻是一個妙人。顧大老爺與顧二老爺,一年到頭也不見能聯絡上一回,可二嬸嬸卻每個月都要給孫氏寫一封信。孫氏心情好了就回一封信,心情不好了連看也不看一眼就扔掉了——可這一點兒也不耽誤二嬸下個月又寫來的那一封。有時隨著信還要附上一些當地特產,盡是一些不值錢的鄉下玩意,卻還山迢水遠地送到京城來。顧成卉就不止一次聽孫氏嘲笑過:“……她就是溜鬚拍馬,也不知該使多大勁兒!”
據說這位二嬸不識文字,總是口述了讓人筆錄的,因此信件寫得也不免又白、又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