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借朱小手之手(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孫氏來說噩夢連連的第一天,算是好歹捱過去了。
當天夜裡顧明柏又沒回來,孫氏雖說不免有些提心,可他往日常常一連幾天也不回府,再加上孫氏心裡對他也是一股埋怨,因此倒也無人追問他的去處。
轉過第二天來,是一個陽光明媚,天空碧藍如洗的好天氣。顧府裡多了一個池塘,走在路上時似乎也沒有那麼熱了,空氣涼悠悠的。綠油油的葉子間時不時就傳來一聲愉悅的鳥叫,一點兒也不在乎這府裡到底有多少人險些愁白了頭。
孫氏不知道的是,她得罪的那路神仙,此時正在屋裡悠悠哉哉地用著鮮果兒,計劃著下一步呢。
“姑娘,來保叔說,他找著那個朱小手公子啦。聽說果然手特別小……”橘白笑著加了一句,又道:“原來他是宣慰同知朱大人的獨子,叫做朱悌。從以前起就跟咱家三少爺走得近,除了他們兩個,還有另外好幾個少爺公子,常常聚在一塊出遊耍戲的。”
“他動作倒是快——”顧成卉吃了一口井水鎮瓜, 笑道:“知道在這位小手公子常去的地方嗎?”
“來保叔只說,他是在麗水樓找到他的……”
顧成卉點點頭,沒再說話。她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橘白,見後者神態還算平靜,忽然問了一句:“你爹怎麼樣了?”
雖然是忠於主子的話做事,可對於長青來說,在田莊裡的那一夜可不算愉快——他一向挺本分的,連小偷小摸都沒有做過,突然之間竟親手用木棍活活打死了一個人——
果然,橘白的神色頓時變了,發愁地嘆了口氣,一臉慚愧。“別的倒還好,我爹也知道,那馮立死得當真活該……只是到底是一條命。他心裡也不安呢,正要親來向姑娘賠罪,恐怕莊子上他是不敢去了……辜負了姑娘一片栽培之心。”
長青有這樣的態度是很自然的,顧成卉也不以為忤,笑道:“我正想說呢,莊子上就不要你爹去了,再者說這段時間以來,莊子那邊確實也該空一空。只不過你爹沒了差事,家中難免艱難些……這樣罷,每月我給他開十兩銀子。若我有需要了。就替我跑跑腿。等以後有了別的產業。再叫他去管。”
橘白聽了不由一喜,當即跪下連磕了幾個頭,道:“謝謝姑娘恩德!”
顧成卉微微一笑,沒說話。
她注意到這一回橘白只是謝了恩。卻沒有像上回那樣推辭了——稍微想想,大概也能明白橘白心裡的想法。這一回的事,幾乎全多虧了她們父女二人,長青甚至為此背上了一條人命。更別說顧成卉還一口氣賺了二千多兩銀子了——橘白覺得這是她爹應該拿的,也是人之常情。
橘白的想法到這兒為止,是最好的。以後她這個勢子,就得壓一壓了……顧成卉目光一轉,忽然看見身旁的半夏低著頭,面無表情。
她立即就明白了。——同樣是家生子。憑什麼橘白家的差事一件接著一件,賞錢不知拿了多少,如今坐在家裡不動地方,月錢比小姐們拿的還高。可半夏家裡卻是沒借著她一點光……就是往日大家相處得再好,也怕這麼一比較!
手裡不緊不慢地用牙籤扎瓜塊兒吃。可兩個丫鬟一明一暗、一喜一沉的表情,都收進了顧成卉眼裡。她放下了牙籤,笑著對半夏道:“你家裡哥哥怎麼樣了?”
一聽起姑娘問起來自己哥哥,半夏心裡更有些不好了。她強笑著對顧成卉道:“難為姑娘還惦記著,我哥哥倒還是老樣子,成天不幹正事,就是混罷了……我老子娘為了他,頭髮都快愁白了。”
她哥哥雖然還算不上無賴混子,可也不來府裡尋活路,而是常梳得油頭粉面,白白亮亮,鎮日遊手好閒,結交一些三教九流的市井人。這個情況顧成卉是知道的,她沉吟了一會兒,笑道:“你哥哥若是個靈醒的,我這裡有個活計,或許正合適他。”
說罷,將需要他去做的事兒給詳細解釋了一遍。
半夏一聽——這活計簡直是為了自家哥哥量身定製的一般,正好適合他那樣幫閒的人。她面上立刻浮起了貨真價實的驚喜,忙笑道:“姑娘的事兒,我不敢耽擱,這就回去跟他說!”顧成卉點點頭,叫細辛拿過了錢來給她,半夏行了一禮,匆匆出府去了。
半夏回了家以後,找到哥哥,對他耳提面命、苦口婆心地囑咐了一番——雖然心裡煩妹妹嘮叨,可玳生依舊高高興興地聽完了。如今府裡誰不知道五小姐出手大方,待下又體貼,能得五小姐的差事做,甚至還強過了太太呢!
更何況這件事十分對他的胃口……玳生一口應了下來,二人便去找了來保。見了半夏,又聽說是五小姐的吩咐,來保頓時滿臉堆笑,熱情洋溢地把半夏送走了。
二人出了府,來保卻有點犯愁了。“姑娘讓我領你去找朱公子,這可上哪兒去找啊!”
這倒也是——他還是中午在麗水樓瞧見了朱小手的,到了現在人肯定早就走了。總不能殺上朱府去罷?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玳生想了想,拍拍他肩膀笑道:“來保叔,你先帶我去麗水樓。”
到了麗水樓門口,玳生整了整衣裳,加快腳步衝進了大堂。他直朝掌櫃的奔去,急急道:“掌櫃的,你可瞧見我們家爺了?”
那掌櫃一怔,笑道:“你家爺是誰?”
玳生忙道:“可不就是朱爺嘛!”掌櫃正要問“哪個朱爺”的時候,忽然見他有點不好意思地在空中轉了轉手掌,頓時恍然大悟,笑道:“用過了午飯,早就走啦!你找他什麼事,怎麼這時候才來?”
“哎唷!”玳生跌腳道,“家裡柳姨娘與他賭氣拌嘴,到了現在又後悔了,直叫我出來尋。我向來只知道這一處地方,如今又該去哪裡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