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六:全文完(第1/3頁)
章節報錯
殷懷璽搖頭:“等你一起定。”
虞幼窈撇了撇嘴,連忙甩鍋:“麻煩死了,還是你自己來定吧,我要坐月子,不適合思考這種麻煩事。”
殷懷璽無奈道:“既如此,他們都是辰時出生,恰巧也是辰字輩,老大就叫殷辰昭,取自天地清明,日月昭彰之意,老二就叫殷辰曜,曜,日光也,其意為大放光芒,你覺得如何?”
昭,日月之盡攬,也有昭德之意。
光從一個名字,二者的身份已然定下。
虞幼窈有些昏昏欲睡,咕噥了一句:“還行吧!”
孩子的名字定下,虞幼窈依偎在殷懷璽懷裡睡了過去,殷懷璽低頭吻了吻她的額頭,心裡無比的慶幸。
慶幸萬般兇險,她遵守承諾,一一熬過來了。
也慶幸此生攜手共白頭。
殷懷璽看著她蒼白的睡顏,眼裡有溼潤的淚光。
……
因兩位皇子,皆在祥瑞之中降生,加之欽天監算了吉兆,朝臣們便是心潮浮動,卻也沒人敢非議什麼。
兩位皇子滿月之後,皇上在太和殿,舉辦了一場浩大的抓周禮,大皇子抓了一隻御筆,二皇子抓了一把木劍,一文一武,正應了欽天監那句‘相輔相成’,朝臣們浮動的心,這才漸漸安定了幾分。
隨後皇上迫不及待,封了大皇子殷辰昭為皇太子,強勢的態度,已經表明了一切,朝臣們就更不好說什麼了。
如此一來,皇后生了雙胎男在朝野上下,連水花也沒濺一下。
民間倒是有人非議。
但大部分老百姓都深信:“皇上不是說自己殺戳過重,有傷天和,於子嗣有礙嗎?皇后娘娘一生就生了倆,還都是在祥瑞之中降生,這是大的福氣啊,分明就是皇后娘娘聖善仁德,感受了上蒼,上天才降下一雙麟兒。”
此種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也壓下了諸多非議之聲。
隨著二位皇子年歲漸長,也都相繼展露出了天資聰穎的資質,朝臣們更是大喜過望。
殷懷璽每日就算再忙都會抽出一個時辰,教導他們讀書、練武,身為父親,他教給兩人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偏頗。
至於學到了什麼,全看個人資質。
但詹事府負責教導皇子的名儒,對二人的教導內容,卻都有了分別。
太子殷辰昭居於文華堂,諸儒輪班侍從,又選才俊之士入充伴讀。除了太子少師、少傅、少保以外,還有左右詹事、諭德、贊善大夫等三十餘人隨侍,皆以勳舊大臣兼領其職,教的都是治國理政之樞機,從一開始就在為太子培養班底。
二子殷辰曜不僅要學經綸文章,還要學兵法策論,殷懷璽還挑選了幾位老將,專門教導他習武,打熬筋骨,也不比哥哥少。
殷懷璽也不是讓他們呆在宮裡讀死書,死讀書,時不時帶著一家三口微服出巡,讓他們瞭解民間疾苦。
虞幼窈見殷懷璽教導孩子這麼積極,一開始以為他是擔心兩個兒子左了性子,將來上演什麼兄弟鬩牆的慘劇,故而將孩子帶在身邊教導。
直到長子殷辰昭七歲,殷懷璽將長子扔去了勤政殿,讓他協同一起處理政務。
二子殷辰曜也被扔進京營裡,
與戰士們同吃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