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五:過河拆橋(第1/2頁)
章節報錯
秋驪郡主咬了咬唇,雖然不甘心,卻還是道:“姑母,對不起,是我壞了您的算計。”
有了寧國公府與皇上的情面,她再交好新後,不管皇妃一事能不能算計成功,總歸是百利而無一害。
屆時,新後對待她們禮遇幾分,不論宮裡宮外,也能立得住。
如今,得罪了新後惹了一身騷,連皇上也不待見他們了。
大好的情面,也叫她折騰了去。
榮國夫人擱下了小金剪,淨了淨手:“這事,也不能完全怪你,還是我與先太后之間的博羿,我是萬萬沒有想到,先太后棋高一籌,臨了還不忘將我一軍,是一早就防了我,利用皇后的身份,拿長郡主和武穆王的婚事大作文章,拉攏長郡主和武穆王,一早就斷了我的後路,若非我心懷謹慎,故意挑唆群臣,提出要為武穆王擇佳婦,試探武穆王,使這樁賜婚曝露出來,當機力斷棄卒保車,恐怕我們就成了亂臣賊子。”
她原就打算將驪陽配給武穆王。
再將韶懿長郡主賜婚四皇子。
時機成熟之後,扶四皇子保登基為帝。
享太后之尊名。
誰成想,這一切的算計,都壞在了先太后的手裡。
秋驪郡主臉色隱隱發白:“姑母,賜封的聖旨已經下了,皇上還為您另賜了府邸,顯然是不想我們一直住在宮裡,難道真要搬出宮……”
榮國夫人當然明白一直住在翊坤宮,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皇上追復了父親的封爵,還追諡兄長義勇侯,連我這個前朝皇后,也封了正一品的榮國夫人,還賜你郡主封號,待我們寧氏一族,也算是仁之義盡了。”
秋驪郡主動了動唇:“可我不想出宮。”
便是一個皇妃,那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傻孩子,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榮國夫人輕笑了一聲,溫和而慈善:“表面上的風光,又有什麼用呢?”
秋驪郡主一臉茫然,母后不是說,皇上對寧氏一族仁之義盡嗎?怎麼又說這是表面上的風光呢?
榮國夫人輕嘆:“皇上若真厚待我寧氏一族,為何不從寧氏族中,挑一個有能力的,承了我父親寧國公的爵位?寧國公的爵位是世襲的,如今皇上既追復了爵位,我父親已經不在了,挑一人繼承爵位,再順理成章不過了。”
可皇上沒這麼做,沒想讓寧氏重新掌權。
“便是不想我住在宮裡,大可以將寧國公府的老宅歸還,讓我回了寧國公府過活,何必要在京郊秋山,遠離京內、朝堂的山野之地,另賜宮院?”
秋驪郡主腦子都是懵的。
心裡暗罵了她不開竅,榮國夫人才繼續道:“不過是認為,我算計太多,先太后故去之後,我與前朝的聯絡十分緊密,擔心我在京裡,與朝臣來往從密,幹權涉政。”
秋驪郡主臉色不大好看:“姑母助皇上登臨大寶,他怎麼能過河拆橋?”
榮國夫人搖搖頭:“再說說你,殷懷璽改朝換代,你公主之名,也名存實亡,皇上既要厚賜於你,為什麼沒有別選封號,還要以【驪】字賜封?不過是在敲打你,令你牢記自己的身份,不要行逾越之舉,礙了承乾宮那位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