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甕中之鱉(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堅信,武穆王是平定戰火,是救他們於水火的英雄。
大軍攻破了城門,但梁王在京兆佈署了不少兵力,大戰仍然還在繼續。
寧皇后執掌一萬禁衛軍,配合武穆王的包抄,三千潛蛟軍由暗轉明,從旁掠陣,很快就將梁王在京裡的大部分主力殲滅。
接下來,還要繼續清剿梁賊分散在京中的部分兵力。
虞幼窈接到訊息時,已經是十天後。
此時,殷懷璽已經攻破了京兆,活捉了梁王父子,並且將梁賊在京中的兵力一一清剿乾淨。
梁王佈署在天津防線上的部分主力救援不及,在得知梁王父子皆被武穆活捉了之後,當即繳了兵器,投降了。
主子都被捉了,再反抗也是無津於事。
能活著,沒有人願意去送死。
想要坐收漁翁之利的東寧王偷難不成蝕把米,被山東殘餘氏族陰了一把。
事情也不復雜,武穆王一夜之間,就攻破了京兆,東寧王頓覺大事不妙,連夜撤離山東,打算退守東境。
東寧王做夢也沒想到,一路勢如破竹,攻破京兆的梁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敗的實在太快。
也沒想到,武穆王與寧皇后裡應外合,讓梁賊成了甕中之鱉。
更沒想到,武穆王竟然不到一年,就打敗了六十萬狄軍,讓將他視作最大對手,將主力精銳佈署在天津防線上的梁賊,成了一個笑話。
想到投降認慫,慫得又快又徹底的鎮西王。
東寧王長嘆一聲:“當真是時也,命也。”
可現在後悔也晚了。
退守東境,表達他對武穆王的歸降之心,等京中大局已定,就向武穆王遞降書,表明歸順之意。
東境也是他的老窩,佔據天然守勢,萬一殷懷璽眼裡不揉沙,也是要掂量幾分。
他的算盤打得精。
卻萬萬沒有想到,東軍在撤離途中,遭到了以葉寒淵率領的水師,以及氏族殘餘勢力的聯合圍剿。
東寧王這才知道,所謂的“山東起義軍暴亂”,分明就是請君入甕的把戲,是殷懷璽親自為他設的陷阱。
所謂的“起義軍”,也不是真的起義軍,而是登州衛的駐防水師。
登州乃關防重鎮,瀕大海,為高麗、倭國往來要道。
葉寒淵主本為南直隸總督,山東原不在他轄下,但因倭寇頻繁滋擾東南沿海一帶,登州也屬於重戰區,皇上下令讓葉寒淵協防登州防務。
葉寒淵也因此有了出入山東的權利。
又因葉寒淵多次出入登州,協助登州衛水師打退了倭寇,在水師中名望極高,登州衛的水師也漸漸以他為首。
殷懷璽利用梁賊造反,朝廷名存實亡,對地方的掌控和管束力度大大減弱,並不能精準地獲取地方的訊息,聯合當地氏族殘餘勢力,上演了一出“起義軍暴亂”的大戲,混淆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