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若水山院(第2/2頁)
章節報錯
時至七月,若水山院正式招生。
第一批招收三百名女學生,其中有一百個名額,給了資助書院創辦計程車紳們。
其餘二百個名額,不論出身,卻只招收有一定基礎的女學生。
訊息一經傳出,惹來了不少人的明嘲暗諷。
虞幼窈對此並不在意。
百姓們支援歸支援,但生活剛剛得到改善,仍然沒有多少人願意花錢將家中的女兒送到書院讀書,便是家中有餘錢,也要先緊著家裡的男丁,之後才是女兒。
國情如此,觀念需要慢慢改變。
若水山院只踏出了第一步。
只是宣告世人,女子也能讀書識字。
等第一批、第二批女學生,在若水書院完成學業,取得了不錯的名聲,得了不錯有前程,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女子渴望讀書,改變命運。
那時候各種女學堂,才會遍地開花。
女子讀書認字,才會成為常態。
虞幼窈在若水書院山下,搭建了十餘個草堂,普通人家的女子交納十文錢,就可以去草堂讀書認字。
草堂只為啟蒙。
嘲諷之聲,漸漸平息下來,眾人也明白了韶懿長郡主的良苦用心。
然而,令虞幼窈沒想到的是――
草堂的建立,對北境的影響很深遠,一些識文懂字,卻家境不是很好的婦人,悄悄在院子裡辦啟蒙女學堂,賺取家用。
這一切,都是在私底下進行。
八月金秋,遼東迎來了一場豐收,若水山院正式開課。
女學生們洋溢著激動興奮的心情離開家中,uu看書 來到了若水書院,瞻仰著若水書院恢宏的大門,看著上頭的題字。
是韶懿長郡主親自題字。
“若水山院”四個字,透著一股子水意磅礴,呈連綿不絕之勢,婉如游龍,收鋒之處仍有意猶未盡之態,似柔還堅,頗有大家風範。
沒想到長郡主的書法竟也這樣出色,一手行楷令許多男兒,都要自愧不如。
學生們心中變得激盪。
這一天,她們見到了慕名已久的葉大家。
她的學生韶懿長郡主,以賢德之名,譽滿天下,人們對她的稱呼,也變成了‘葉大家’,沒有人再去關注,她曾是和離之婦。
不管男女當以德立世。
葉大家是德之典範。
她們也見到了,崇拜景仰的韶懿長郡主,她輕挽著衣袖,素手纖纖,執筆在握,筆走龍蛇一般。
全羊的毫筆,筆鋒軟內含鋒,遠比方才在山門處看到的題字更震撼。
“若水者,性柔而善下,靜其心,潔好其身,清其性,明心見性,居下而不卑下,安下而不爭強,故不爭而無不爭,乃為柔德。”
這一天,虞幼窈以一紙一筆,在這些女學生心中種下了一枚自立的種子。
居下而不卑下,不爭而無不爭。
立心立性。
。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