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官員,官商勾結,搜刮民脂民膏,還要將大半的錢財往上孝敬,爭取上面的庇護,更方便自己斂財,往往自己能得的,只是蠅頭小利,大頭都送上面去了,這樣層層盤剝,官官相護,最終百川終納海,錢財都流進了京裡執權掌兵的權貴手中。

這一抄,抄的是大周朝大半的錢。

梁景宣不好說,倘若武穆王沒能守住北境,這筆錢還不知道會落到誰的手上。

倒不是他長敵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梁軍也是一支虎狼之師,但是南北將士水土不同,差異太大,狄人的悍勇是出了名的,朝中得用的武將眾多,卻沒有一個敢拍著胸口說,自己能有把握勝過狄人,若非如此,當初皇上又何必,將北境交到當時還年弱殘病的殷懷璽之手?

是長興侯之後,沒人敢接下北境這個燙手山芋。

梁軍沒有對抗北狄的經驗和手段,北狄來勢洶洶,若倉促應戰,肯定是要吃虧的。

‘棄京保北’在京裡,鬧得轟轟烈烈。

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僅僅三天,鎮國侯就查抄了五千多萬兩白銀,還有一批黃金、珠玉、寶石,以及大批糧食、布匹等等。

就是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也能從府裡查抄出十萬雪花銀。

當真是應了那一句: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也讓人恍然明白了,大周朝廣開水陸商路,國內商路四通八通,互通有無,在先帝時期,又尊外儒內道,休養生息之舉,使經濟達到了大周有史最巔峰,後虞宗慎又開了海禁,將海外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進國內,大周朝本身富得流油,只是這油,沒有流進國庫。

實在是令人心意難平。

京衛營轟轟烈烈地抄了十天,戶部統計了白銀七千一百多萬兩,黃金三百多萬兩,囤積的糧食,連軍需所的大倉都裝不下。

除了錢財、糧食外,還有部分棉花、酒水、藥材、布匹等,也是一筆龐大的物資。

饒是虞閣老也是瞠目結舌,搖搖頭:“想來關中大旱,梁賊造反,物資也變得緊要,這些人一早就開始囤積居奇,保全己身,他們大肆囤物,流通在市面上的物資減少,百姓們活不下去,只能反抗朝廷,也難怪各地暴亂頻發,這家抄得不怨,依我看,抄沒七成家產,還是少得,就該全抄了。”

鎮國侯沒說話。

齊大人卻深以為然:“狡兔有三窟,想來能查抄出來的,也僅僅只是他們的一部分財產,另外一部分作為後路,一早就藏在旁處。”

虞宗慎咳了一聲:“那就繼續抄,控制他們的家眷,讓他們招認物資錢財藏匿處,反抗者,就地論處!”

在場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主要還是寒了心,對這些人徹底失望了!

這些錢財皆是取之於民,到頭來他們卻為富不仁,不給百姓活路!

虞宗慎強忍著咳意,啞著聲音繼續道:“查抄的錢財和物資,要趁著我還能把握京兆大勢之際,儘快分批送往襄平城,以免耽擱下去,會節外生枝,另派人將訊息秘密送往襄平,讓韶懿長郡主派軍接應。”

------題外話------

當年清軍進京之後,在京裡抄了一個遍,聽說光是白銀就抄了五六千萬兩,這是保守數量,另有金銀財寶不計其數,清軍能這麼快在漢土上,立下根基,和這一批巨財,脫不開干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