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再見驪陽公主(第1/2頁)
章節報錯
虞幼窈尋了許多擅長畜牧的老農,與他們一起將這些寶貴又難得的經驗技術編寫成冊,請了書局大量印刷,以每本八十文的價格售出。
隨著印刷術的廣泛應用,書籍的價格隨之降低,一本普通的書籍,大約需要二百文,不會低於一百文,還要視用紙的好壞,以及字數多少而定。
韶懿長郡主推行的《飼牧志》,分上中下三冊,總結了大周與北狄畜牧的優點,受到了不少人的推崇,八十文的價格,真是太低了。
韶懿長郡主鼓勵畜牧業發展,想要擴大畜牧規模,百姓們就不會吃虧。
誠然八十文對老百姓來說,是普通四口家庭,三四個月的開銷,但是書是可以共享的,許多村子,都由村長帶頭,採取分攤法,每個家庭出少許的銅板,大家集資買書。
家裡有餘錢的,可以自己養,條件比較困難的,就幾家、整村的人一起共同飼養,一起分錢、分肉。
《飼牧志》推廣後,遼東一帶的畜牧,又增長了許多。
京裡來的一應官員,見此情形,也不禁感慨,韶懿長郡主雖是一介女流,卻精於農工農事,以一己之力,為遼東做了不少事,也改變了遼東缺乏物資的境況,紛紛上摺子,將這些情況一一奏明。
不知不覺,就到了十月初二。
隆郡老王妃一行人,也順利抵達了襄平。
隆郡王府是殷氏一族地位崇高的大族長,執殷氏祖宗法典,掌宗人府,是宗室裡最顯赫的宗親,便連宮中的皇上、內命婦,都要受其祖宗家法的約束。
隆郡老王妃,也是宗室裡最德高望重的大長輩,能請得動她的只有當今皇上。
虞幼窈不敢有絲毫怠慢,當下就派了車馬去龍城接應,等隆郡老王妃抵達襄平的訊息傳來,她又派了一道人去城門口接應。
隆郡老王妃六十多歲,身上披了一頂,已經半舊的豆綠姜色團壽紋長身斗篷,頭髮已經花白,梳了一個普通的圓髻,以一根鎏銀簪子固定,額頭上繫了一條薑黃團紋壽紋碧璽抹額,就像一個普通的老人,顯得樸素大方,和藹可親。
虞幼窈連忙迎了上去,這才瞧見,扶在隆郡王妃身邊的人,竟然是從前在宮裡有過一面之緣的驪陽公主。
朝廷送來的訊息沒提過驪陽公主要來。
心中難免有些吃驚。
驪陽公主身段高挑,穿了一件銀刻絲鑲毛領長身斗篷,模樣嫵媚又豔麗,十分出挑。
這候&n 章汜。二人互相見禮,驪公主笑了:“自上次在宮裡一別,已經有許多年沒見過長郡主了,長郡主別來無恙?”
虞幼窈佔了一個長,品級在驪陽公主之上,但考慮到驪陽公主明面上是嫡公主,便客氣道:“託公主福,這些年來一切都好,早前也不知公主駕臨,若有不周之處,還請公主見諒。”
從前在她跟前低眉順目的人,如今也抬高了頭,驪陽公主心下複雜難言,卻親熱地拉著她的手:
“聽說你要舉辦及笄禮,便存了心思要來給你做贊者,也是北境戰事未平,及笄禮時間也有些緊,也不好張揚,以免一路上勞師興眾了折騰,誤了你的吉時,所以就沒提要來遼東的事,好妹妹,可千別莫怪我。”
說得好像他們真的姐妹情深,渾然不似只一面之緣,話裡話外都透了,處處為虞幼窈周全考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