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從被虞幼窈誇了一句“腰挺好”,他就覺得自己有些不對勁,腦中不覺就想到了從前聽到的葷段子。

彷彿開啟了某一扇新奇的大門,難免就動了某些蠢蠢欲動的心思。

不覺就想到了午夜夢迴,在夢中濡溼的裘衣。

殷懷璽暗暗罵了一聲——

禽獸!

虞幼窈也才十三四歲,還沒有及笄,想什麼呢!

心裡卻有一個魔鬼一般的聲音,帶了點蠱惑地說:十三四歲怎麼了?十三四歲都能嫁人了,長孫皇后,就是十三歲嫁了唐太宗。

另一個冷靜理智的聲音,反駁道:所以,長孫皇后難承君寵,三十餘歲就紅顏早逝了。

這下腦中那個帶蠱惑的聲音,也消停了。

唐太宗後宮無數,也為後世留下了,很多風流事蹟,但他生平最愛重、最偏寵的女子,還是長孫皇后。

待長孫皇后去世之後,風流的帝皇,反而不勤後宮了,日日念及與髮妻恩愛點滴,越發地勤勉政事。

女兒家早經人事,於身骨有損。

最好滿了十六。

虞幼窈可不知道,她就是隨口誇了一句,就引發了某人,滿腦子顏子廢料。

殷懷璽後背很寬厚,手臂託著她時,手臂牽連了背上的闊肌,也隨之攏起,上面覆了一層硬肌,使得脊溝處變深,彷彿將她包裹起來,他步履平穩,大約擔心她會感到不適,時不時將她往上託。

她乖乖地趴在殷懷璽的背上,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山道,突然就不嫌棄山道太長,也太陡峭了。

甚至希望,殷懷璽能走慢一點,再慢一點……

而事實上,殷懷璽確實走得很慢,很慢,大有要將百里的山道,走出千里的漫長。

過了一會兒,殷懷璽平復了心中糟七糟八的念頭:“想不想學騎馬?”

“想。”方才與殷懷璽共騎了一陣子,虞幼窈對騎馬,也沒那麼怕了,覺得學騎馬其實挺有必要的。

殷懷璽笑了:“一會兒教你。”

大約走了兩刻鐘,山勢平坦了許多,騎馬就可以下山,殷懷璽沒有主動放她下來,虞幼窈見殷懷璽,腰不彎,氣也不喘,走得穩穩當當地,沒有一絲勉強,就沒有主動要求下來。

虞幼窈看著山道上,一塊塊雖然凹凸不同,也並不規整,卻錯落有致,錯綜佈列成了一條蜿蜒通幽的道路,有些好奇地問:“山上的石道都是天然形成的嗎?”

殷懷璽道:“也不完全是,老古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帽山上物產很豐富,生長了百餘種草藥,其中以人參、天麻、靈芝、龍膽、細辛為貴,除此之外還產有核桃,榛子等乾果,及一些野物,山下的百姓時常上山弄些山貨,藥材改善生活,遇路不平,就會鑿平,遇路不通,就會開路,世世代代,長年累月,就形成了天然的山道。”

虞幼窈恍然,老百姓們大多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只要不是極端災害,日子都能過得去:“只可惜,我們來得有些早,山上的許多野花都沒有開,不然就可以採些山花,回頭做些香藥,脂粉,香露,野花的香味比家養裡,還有乾花要更香。”

踏青最好的時節,就是三月三上巳節,和清明節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