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穆王在北境隻手遮天,那些曾經得罪過武穆王計程車紳,也不會有好下場。

屋裡一片死寂。

四大家一起控制了連城蠶業經營,明面上是合作關係,但私底下明爭暗鬥,有不少齟齬,四人但凡一碰面,總要吵個面紅脖子粗。

還是頭一次這麼安靜。

喬家主是個急脾氣,受不了這安靜又凝重的氣氛:“說話啊,你們一個人不是挺能說會道的嗎?怎麼這會兒反倒當起了啞巴?”

張家主瞥了他一眼,陰陽怪氣地刺他:“你行你來說,你可是連堂堂韶懿郡主,也不放在眼裡呢。”

喬家主就想到之前說的那句:“一個外臣之女,倒真擺起了郡主的架式,給她臉了。”

頓時漲紅了一張老臉,也不知道是氣得,還是惱得,他下意識橫了眉毛,就要懟回去,可話到了嘴邊上,又生生嚥了回去。

趙家主見他憋著火氣,把臉也憋成了醬紫,冷笑了一聲:“朝廷頒發了收容流民,安置流民,攘內安外,強邊御外的國策,並且將高祖皇帝抬了出來,而主導這一切的人,是文華殿大學士虞閣老,這說明了什麼?”

喬家主鐵青著臉,閉緊了嘴。

他們之前為什麼忌憚韶懿郡主,卻又沒將她放在眼裡?

那是因為,韶懿郡主一介女流,便是身份尊貴,還能插手朝綱不成?只要明面上不得罪,謹守了尊卑禮法,該糊弄糊弄,一個郡主能拿他們怎麼樣?

但是!

韶懿郡主才來了北境,打算擴大養蠶規模,安置流民,朝廷就頒發了相應的國策,而主導一切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虞氏在朝中,位高權重的虞閣老。

若說這一切和韶懿郡主沒有關係,打死他也不信。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韶懿郡主在虞氏族裡,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更說明了,宮裡對韶懿郡主的器重。

說明韶懿郡主如今的身份,已經足夠影響朝綱。

萬家主苦笑了一下,又輕嘆一聲:“韶懿郡主是真正給了北境士紳們一個下馬威。”

張家主也道:“可不是嘛,她在朝中有虞氏族為她開路,在北境有武穆王為她撐腰,身後還有幾百上千萬災民支援,誰敢說她一句不是?以後她在北境將無往不利,不管她要做什麼,士紳們都要捏著鼻子為她讓道,必要時,甚至還要鼎力支援,否則,”說到這裡,他心裡泛起了淡淡的涼意:“武穆王已經今日不同往日,而且北境數以千萬的災民,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人淹死。”

士族重名聲。

豪紳重名利。

人言可畏,這四個字與士紳們的名利息息相關,一旦百姓們的矛頭對準了士紳,就給了武穆王光明正大處置的機會。

真正掌握對付士紳利器的人,是韶懿郡主。

整個大周朝也沒人敢得罪她。

甚至包括天家宗室。

喬家主一臉不耐:“還是說說,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吧?”

趙家主一臉無奈:“不如,明兒我們一起去知縣衙門,請李大人帶我們去驛站拜見韶懿郡主,向韶懿郡主表忠心,你們看怎麼樣?”

表忠心無非就是多出一些錢糧,助韶懿郡主安置流民。

城外的流民,已有十五萬之多。

朝廷下發了收容流民的一應國策之後,北方還有大批流民湧向北境,西北地區,大範圍受了災,有能力安置流民的只有遼東三省,官府庫存的糧食有限,武穆王也不能一直用軍晌賑濟災民。

說白了,還是讓士紳出錢出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