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老太太笑眯了眼睛,連忙拿起柳枝,沾了柚皮水,灑掃了她的全身,問她:“淨不淨?”

這是問吉禮,由長輩做來趨邪、避兇,袪晦,虞幼窈連忙道:“淨!”

謝老太太笑容一深,又問:“吉不吉?”

虞幼窈又道:“吉!”

謝老爺子連忙道:“老太爺還在正廳等著,快去給他老人家請安。”

虞幼窈在幾個表哥的簇擁之下,去了正廳。

其間謝老太太見虞幼窈走路有異,連忙問怎麼回事。

虞幼窈就用與三表哥通好的說辭,解釋了一遍。

謝景流從旁幫腔,謝老太太也沒懷疑,就是心疼外孫女兒,拉著外孫女兒的手,仔細問了腳上的傷。

到了正廳,虞幼窈恭恭敬敬地謝老太爺磕了一個頭。

謝老太爺連忙道:“快起來,快起來,你扭傷了腳,還沒盡好,可得小心一些,咱們家也不在意這些虛禮。”

謝老太太上前扶起了虞幼窈:“你二舅和三舅臘月就到了襄平,藉著武穆王的關照,在襄平城買了這一處相鄰的兩座三進宅院,謝府三房住這邊,左邊留給你住,你跟前的幾房人一早就將院子安置妥了。”

虞幼窈的陪房,都先行來了襄平。

“三進的宅子,三房人住得開嗎?”謝府在泉州,可是建了一座宅群,每一房人都住了三進的院子。

襄平城也不是沒有更大的宅子,只是礙於尊卑禮法,普通百姓家的宅院不能超過三進,他們又是初來乍到,現成的宅子,也不是盡如人意,拿了錢也未必能買得著合適的。

一進院子,就是一個獨立的四合庭院,正房上下兩層,加東西兩面偏房,還另設了大大小小的偏院。

謝府不納妾,家裡沒那麼多庶子庶女,一房就那麼幾個人,住一進院子,肯定是綽綽有餘。

只是有了泉州謝宅對比在前,就難免有了落差。

謝老太太也想到了泉州的宅子,有些傷感:“夠住,夠住,遼東一帶地方人稀,不像泉州寸土是金,宅院佔地很大,內裡的格局也顯得寬闊,房間多,院子也多,一進的院子,都能比得上泉州的二進院子那麼大。”

北境天高皇帝遠,宅地也不貴,住宅的規制不能逾越,就在佔地上、家中的格局,小院的數量上鑽空子。

宅子是武穆王幫忙挑得,可他們家也是瞧中了這處宅子內裡大,每一進院子有大半畝(460平米),一家人住著寬鬆,這才買下來的。

王氏也笑道:“我們家後頭有一座不小的山頭,買宅子的時候順帶了一起買,等我們家在襄平安頓下來了,就將山頭堆平了,再建幾座宅院,我們初來乍到,開頭的日子,肯定不是盡如人意,好在一家子都齊齊整整地,這比什麼都強,後頭的日子,肯定是越過越好。”

家裡都是一人住一進院子,唯獨她獨住了一間大宅,虞幼窈總覺得不適合。

林氏拉著她的手:“你除了是我們家的姑娘,還是朝廷親封的韶懿郡主,就是五進大院也住得,也是一時尋不到更適合的宅子,才安排你住了旁的院子,等我們家安頓下來了,就將旁邊的院子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