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大人若是明說了,豈不成了他一個下官,教她堂堂郡主做事?!

平白惹人不快。

而且李大人也不是傻子,藩王鎮守一方,是為了抵禦外敵,又因手握重兵,很受猜忌,沒有朝廷的旨意,是不能對內興兵。

所以,讓武穆王出兵名不正,言不順。

即便剿匪一事,與攘內安外有關,也與朝廷頒發的國策有些關聯,但稍有不慎,依然會落人口實。

剿匪一事不能不提,李大人也不敢言明,就只能拐彎抹腳地把話給她聽,想讓她插手此事。

一般而言,小規模的土匪,都是由當地官府出兵剿滅,若是大規模的匪患,就該朝廷發兵。

在朝廷沒有下旨,派人過來剿匪,剿匪那就是官府自己的事。

眼下衙門積壓的案子,已經達了上百起,若是繼續放任,朝廷三年一考評,這些壓積的人命案件,就會成為他治地“不力”的證據。

人命案子鬧得大,朝廷肯定是要追究的,屆時輕則降職,重則革職查辦。

這是其一。

其二也是,若現在不將此理言明,等將來韶懿郡主發展蠶業的大計受阻,屆時他也沒法向,武穆王的韶懿郡主交代。

畢竟發展蠶業,也關係到了二十萬流民的生存。

李大人的話,也確實字字到位,句句在理,彷彿她若不管一管這事,都對不起她韶懿郡主的聖善之名了。

虞幼窈似笑非笑:“我一個女流之輩,能有什麼主意?李大人怕不是找錯人了?”

李大人苦巴了一張臉:“您可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我也不妨給您交個底兒,就衙門這小貓三兩隻,我就是全集在一起,那也湊不齊剿匪的人,更遑論,那些土匪,手上可都是沾了人命的亡命之徒,衙門裡的官兵,對府普通百姓還成,讓他們去剿匪,指不定一見了血,就軟了腿,我這不是沒得法子,才求到您跟前來了。”

這話也是沒錯,那幫土匪十分棘手,李大人這麼爭著剿匪,這其中許是還有一些不好言明的內情?

只是!

虞幼窈笑了一下:“這話就有些言過其實了,連城是京三地的門戶之一,屬大縣,包括非在編制,卻享受朝廷奉銀,服務於縣衙的吏員,就有上百名,衙內可設上千名衙役,每個衙役之下,還有三到七名“白役”不等,雖不在衙門供職,卻受僱於衙門。”

甭看七品縣官,官職不大,但權利卻大得很。

勸課農桑,平決獄訟,有德澤禁令則宣佈於治境。

凡戶口、賦役、錢穀、給納之事,皆掌之。

說白了,簡直就是土皇帝。

一般小縣,吏員大約就是二三十人,衙役只有數百,上百,甚至是幾十人左右。

像連城這樣的大縣,不僅地理位置十分特殊,還是溝通海外諸國的紐帶,衙役加上白役,能有數千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