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安葬(第2/2頁)
章節報錯
到底是有底蘊的老牌世家,金陵江府擺脫了“犯官”的名頭,這些年來,隱有起復之勢,而江府這一代的掌家人,正是江七老爺子。
果然不愧是天生貴命!
都幾十年沒有往來的江府,送上門來給她當靠山。
虞幼窈從前也聽祖母提過孃家的事,旁的沒多說,這個“七弟”卻沒少提過,每一次提及,語氣之中多少透了一些遺憾。
祖母不是不肯願諒“七弟”,只是孃家人傷她太甚,在她最艱難,最悲苦,最絕望的時候冷眼旁觀,這是她心裡的一根刺。
親人之間最忌隔閡,一旦隔閡產生了,即便強行往來,將來也是傷人傷己,一地雞毛,倒不如各自安好,都記得彼此最好的時候。
“多謝表舅公,”虞幼窈對江老爺子,也十分恭敬:“祖母也時常提及表舅公,心裡對錶舅公十分掛念,常常說,雖不能重續姐弟之情分,也盼著各自安好,心中常懷念。”
江老爺子一聽這話就知道,這是他驕傲又要強的蘅姐姐說得話,不禁淚灑當場,怔怔地看著蘅姐姐的靈位,久久不能言。
原來,蘅姐姐從來沒有怪過他。
如果他當年,厚著臉皮,多給蘅姐姐寫幾封信,就算冒著家中的責罰,也要上京看一看蘅姐姐,他和蘅姐姐是不是就不會漸行漸遠,漸疏離?
到底是他做得太少。
蘅姐姐顧忌得太多。
他們彼此牽掛,可誰也不肯多走一步。
終究走到了今日。
江老爺子在虞府呆了四天,直到二七天過了,這才動身回了金陵。
臨走前,他將兒子留在京裡,讓兒子為虞老夫人披麻戴孝,將虞老夫人送葬完了,再返回金陵。
如此,也算全了與蘅姐姐一番姐妹情誼。
江府事畢,很快就進了九月。
祖母是八月十三日晚,亥時去世。
喪事辦三七天。
九月初四,宴客作夜,宮裡送來了表旌,謂立牌坊以顯揚之,彰其節烈,忠貞,顯有德,旌德樹善,有國常規。
虞氏族闔府謝恩,滿堂賓客跪德。
自至之後,虞氏族裡除了忠烈公,又多了一座旌德碑坊,是榮耀,光德,更是警示。
虞氏族徹底興復。
九月初五,扶靈回族。
九月初六,從族裡出殯。
祖母下葬之後,虞幼窈在族裡呆了五天,直到祖母的四七天過了第二天,這才和殷懷璽一起返回府裡。
一晃眼,祖母已經去世了一個月。
回府之後,虞幼窈就開始安排離府的一應事宜。
嶽嬤嬤過來尋她,提了莊上番薯的事:“扦插起壟種的,比根塊種植,產量要多兩三倍有餘,一棵株藤上最多能結六七個,最少也有三四個,最大得有甜瓜那麼大,而且口感要更好一些,汁多甜脆。”
虞幼窈很激動:“六七月份扦插的一批,產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