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倆簡單用了早膳,江姨娘就過來了:“老夫人吃齋唸佛,為家裡修德,為後輩修福,這是我們這些做晚輩的福氣,這段時間也抄寫了幾篇《金剛經》,並香油錢,煩勞老夫人供奉到佛祖面前,也算是敬了一份誠心。”

說完了,就遞上了手裡的匣子。

柳嬤嬤連忙上前接過。

虞老夫人滿意地點頭。

江姨娘又從嬤嬤手裡,接過了另一個匣子,遞給了虞幼窈:“老夫人在寶寧寺,為謝大姐姐點了長明燈,便也抄了幾篇《妙法蓮花經》,悼念一二。”

“有心了。”虞幼窈笑著接過了匣子,轉手交給了春曉。

等到了垂花門前,姚氏也帶了抄寫的佛經和香油錢,在垂花門前等著。

將東西拿給了柳嬤嬤,姚氏親自扶著老夫人上了馬車,一直目送馬車出了府門,這才回了二房。

到了寶寧寺,祖孫倆先去廂房安置妥當,虞老夫人就帶虞幼窈去寶殿上香。

虞幼窈想到三年前的今日,她在許願菩提處,滿懷虔誠地許下:“願表哥,惡疾自去,百病皆消,遠離災禍,一世榮寧。”

三年後的今日,虞幼窈再臨寶寧寺,看著眼前佛光普照,普渡眾生的塑金佛祖,從前許下的願望,已經實現了!

虞幼窈闔上眼睛,雙手合掌,唸了一篇《金剛經》,最後:“蒙佛祖垂憐,信女願望才得已實現,今日特來還願。”

這時,虞老夫人已經上完了香。

虞幼窈上前燃了三支香,虔誠地拜了三拜,插到香爐裡,就從荷包裡取了兩張銀票,放入香油僧手裡的金缽裡。

香油僧垂眼:“阿彌陀佛!”

虞老夫人瞧了一眼,一出手就是兩千兩,可真是大手筆,卻也沒說什麼,捐菩薩,多少也不算多。

虞幼窈扶著祖母,出了寶殿。

路過籤筒時,虞幼窈就又想到了三年前,二月初七那日,虞府一大家子,一道上了寶寧寺。

她因一時好奇就抽了一支籤。

是上籤書薦姜維:“欲求勝事可非常,爭奈親姻日暫忙,到頭竟必成鹿箭,貴人指引貴人鄉。”

解籤的僧人說:“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是因禍得福之象,諸事營謀吉利,雖有意興變,到底安然,若問用事,只近貴人。”

“鹿”這個字,有非一般的意義。

最早是用作地名,黃帝和蚩尤大戰於涿鹿之地,最終一統天下,其後黃帝帶領先民在涿鹿定居。

只因逐鹿之地鹿鳴呦呦,自然和諧,又是玄牝之門,利於繁衍生息。

龍之角,謂之鹿角,是權力的象徵,商紂王建鹿臺,並不是荒淫無道的建築,而商王朝宣示天下主權的象徵。

之後又有了《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古往今來,這個“鹿”字,都意指百姓,君王輕易不用“鹿”之一字,文人墨客的筆墨,就更是少有用“鹿”這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