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揭牌儀式後,果園的建設進度加快不少,很多參股的村民自願前來幫忙。

周治協調縣裡果業局的技術人員,到現場為村民們講解果樹從栽種施肥到掛果修剪一系列知識,村民們聽完,一個個都表現出頓悟的樣子,以前以為就是栽種施肥,然後等著掛果銷售,沒想到這裡面的學問這麼深。

在這些村民裡面,李光東表現的最為積極,只要縣裡果業局的技術員來講解,他幾乎一次都沒落下,有時還破天荒地拿著小本本,把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點,用歪歪扭扭的字型在上面記寫下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甚至會提出疑問。

周治看到後,對何立揚笑著說:“李光東能撂下割韭菜的殺豬刀,確實讓人意外。”

康光謙在一邊打趣道:“看來,這個果園管理員他是當定了。”

對於李光東的舉動,不止他們三人感到意外,連村裡人都覺得震驚,一向以懶出名的李光棍,居然主動學習起果樹的相關技術,村民們的驚訝程度不亞於突然看到公雞下蛋一樣。

在李光東的堅持下,村民們才漸漸緩過神來。

這李光棍確實變了,再也不是以前的李光棍了,指不準哪天突然娶個媳婦也有可能,那時候他就徹底不再李光棍了。

寒露之後天漸寒,草木蕭疏,梧葉落黃。

果園建設提前完成,村民們從果園撤回來,撲到自己家的農田裡,秋收時節對莊稼人來說,那是充滿喜悅和期待的。

長青村種植最多的農作物是小米,種植簡單,畝產高,收成後色澤金黃,顆粒渾圓,質粘味香,營養價值極高。

燜成乾飯,香甜鬆軟,越嚼越香,回味無窮;煮成稀飯,粘糯爽口,清香四溢,飯湯表面有一層明亮的米脂油。

陝北的小米,因其質優,早已譽滿全國。

所以對村民們來說,小米是一種經濟作物。

秋收過後,村民們便開始在鎮裡、縣裡兜售自家小米,但因金明縣大多數農村的田地裡都在種植小米,受限於市場的供需關係,導致小米價格一直徘徊在中下游的水平線上,就算銷售到外地,它的價格也遠遠不及自身的價值。

何立揚甚愛小米粥,尤其是何田田熬製的小米粥,每次他都能喝上兩三碗。

只是,他不明白這麼這等好物,為何村裡很多小米種植戶還存在滯銷的情況。

思前想後,何立揚決定去找小姨夫周文偉,他不是縣農業局的副局長嗎?或許,他能告訴自己答案。

金明縣城,何立揚踩著腳下被冷風捲起來的枯葉,身體微微打了一個寒顫,閃身走進了一棟居民樓。

小姨何彥莉開門把他迎進來,滿臉笑意,熱情地招呼他坐下,又是倒水,又是洗水果。

“我小姨夫呢?怎麼沒在家?”何立揚掃視一圈房間,看著何彥莉疑問道。

何彥莉笑呵呵地回答:“剛打過電話,又在單位加班,應該快回來了。”說著,她看了一眼牆上的老式鐘錶,時針已經指向七點。

“想吃什麼?小姨給你做。”何彥莉一邊問,一邊走向廚房,熟練地把圍裙系在腰間。

“都行。”何立揚雙手握著熱水杯,看向窗外已經暗下來的天色。

何彥莉想了一下,說:“那就和雜麵吧,暖和一點。”

何立揚點了點頭,隨即問道:“小姨夫平時工作都這麼忙嗎?”

何彥莉開始在廚房裡忙碌起來,似有抱怨地說道:“不是工作忙,是他自己忙,單位那麼多人,就他一個最忙。”

兩人說話間,房門上傳來鑰匙轉動的聲音,緊接著,周文偉懷裡抱著一沓檔案進來,他一邊換鞋一邊露出熱忱的笑容,和何立揚打著招呼。

何立揚站起身,從小姨夫手中接過檔案,笑著說道:“剛才小姨還說你是全域性最忙的人,還真是,把工作都帶到家裡來了。”

周文偉苦笑一聲,隨即朝廚房的方向說:“吃什麼飯?”

“和雜麵。”廚房裡傳出何彥莉的聲音。

“揚揚來了,做點好吃的,怎麼吃和雜麵?”周文偉笑著坐到沙發上。

何立揚端起熱水杯:“都一家人,何必這麼客氣,再說外面天冷,和雜麵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