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職業選手的巔峰期,真的很短暫。

曾經的紀渤,其實比現在的分段更高。

在s2時期,還沒有段位分佈,僅僅是分數的時候,他就打到過國服前十。

不過因為哥哥的勸告,而沒有選擇成為一個職業選手。

當時的職業選手,月薪不過幾千塊,還比不上上班的白領。

而那會兒的紀旭,就已經是年薪二十多萬的程式設計師了。

認知的不同,讓紀渤選擇在高三的時候放棄打遊戲,認真的唸書。

考上了震旦大學,所以對於紀渤而言,職業選手一直都是念念不忘的遺憾。

只是,巔峰苦短。

大學有了足夠的時間打遊戲,但是卻再也沒有登臨過國服前十的高分了。

但是紀渤堅信,自己是有天賦的,可以靠努力,把他挖掘出來。

這是我的戰隊,我一定要成為首發,把所有的競爭對手,全部都擠下去!

陳迷偶然間,看到紀渤和應決然的電腦上,都放滿了資料夾。

開始還以為是一些排解寂寞的種子,但是在排隊等待的時候發現,他們都會把資料夾開啟來,邊看邊活動身體。

上面記錄的,是自己的各種失誤,大局觀意識的失誤,訓練賽不到位的細節等等。

這些東西,他們都在反覆觀看總結。

在用一種學霸的方式,來尋找遊戲裡的提升辦法。

電競這一行,天賦第一,太多十幾歲的天才少年了,根本沒玩多長時間,就是能在簡單的對局之中,飛速的提升。

有個打野主播,十二歲就已經是王者段位了。

就算再小開始玩遊戲,也比不了成年人的時間。

但是強就是強,也沒什麼道理可講。

勤能補拙,也是建立在天賦到位的情況下的。

如果你努力就有進步,那說明還是有這個天賦。

訓練賽之中,兩人的表現越來越好。

隨著春季賽的開賽,旭日戰隊這個名字,藉著解明安的知名度,在玩家圈子裡,形成了不小的知名度。

是的,對於一個次級聯賽的戰隊來說,知名度還未必有一個主播高。

更別說解明安這種超級大主播加世界冠軍了!

還有,旭日戰隊這個名字,跟落日戰隊也十分的有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