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人擇原理與少年姜青(第1/3頁)
章節報錯
經過了漫長的模板除錯與浩大的搜尋工程後,程斌終於在這個世界找到了一些比較靠譜的穩定資訊結構體,可以確定是就本土的智慧生命了。
在這些智慧生命中,程斌發現了兩種複雜度稍高的,可以稍稍辨識理解並進行一定干涉的生命型別。
一種是有些像白那種二進位制生命一樣的奇異存在,不過數量太少且匹配不穩定,程斌剛剛嘗試了一下對其進行研究干涉,就全都不見了。
而另一種...
程斌小心謹慎的觀察著自己手頭的主要目標——
因為只是資訊層面的匹配,這些目標自己稍微有點變化就會脫離念氣的解析模板從他的感知中消失,所以能在一段時間內穩定存在的目標都很難得,更別說稍稍嘗試干涉後還不消失的那種了。
所以每遇到一個這種目標,程斌總是會小心小心再小心,輕易不會去觸動它,儘量先進行對比分析,直到是在沒辦法才開始直接接觸接觸。
現在程斌手裡的就是這樣一個寶貴的觀察物件。
程斌辨析出了這個物件資訊結構中感知、記憶、邏輯處理等等不同的部分與環節,雖然具體資訊內容還在探索翻譯當中,從這些整體結構觀察結果上來看,就可以確定的說——
“這個,應該就是系統所說的人類了吧,真難想象...完全不同的物質環境卻能孕育出同樣資訊結構的智慧生命...”
這會是個巧合嗎?雖然匹配穿越的目標世界時,系統有將人類這種智慧生命的存在作為匹配條件之一,但...
過去積累的高維世界情報已經證實,人類這個種族是存在高維生命的。
從薩麥爾的情況來看,這種強大到能將自身的資訊擴散到無窮時空無數世界中、催生出無數人類文明的存在,其權柄就是“人類”本身的可能性相當的高。
那麼,任何世界出現的人類,都有可能是在外力的無形干涉下促成的。
所以一個物質規則不同,連分子原子這種基礎結構都與內域不同的世界,才能恰到好處的孕育出外形與資訊結構,與內域人類基本一致的生命。
想到這裡的程斌忽然心中一動——
不不不,換個角度來想的話...內域世界的人類,真的是人類原本的模樣嗎?
零號世界那種分子原子質子夸克的物質結構,難道真的就是沒有外力干涉的情況下,宇宙自然產生的標準物質結構?
要知道世界的物理系數,牽一髮而動全身,零號世界每一個物理常數都相互完美契合,剛剛好能孕育出那種環境,剛剛好能促成人類的誕生...要是任何地方稍微有一點點變動,人類就不可能出現在世界上。
這裡面難道就是自然而然的?
以前人類文明對於這個問題,很多時候都選擇用人擇原理去解釋,認為人類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世界物質規律剛好允許人類存在,所以人類才能活著提出這個問題...
現在來看,怕不是這裡面真的有“人”在“擇”吧...會不會是真的有某個存在調控著諸多世界的物理規律,讓自己期望的生命形態在不同的世界中有機會誕生呢?
思路例行跑偏跑散的程斌琢磨了一下後就回過神來——這些問題就算真的存在,距離現在的他還是有點遠了,還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
注視著手頭如同三維掃雷遊戲般一點點驅除迷霧的資訊體,程斌越來越好奇了...
如果是人類的話,你的雙眼會看到什麼?耳朵會聽到什麼?肌膚會感覺到什麼?資訊的載體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念氣在空對空的資訊層面能產生的干涉還是太小了,在這種情況下,薩麥爾從負面情緒著手侵蝕智慧生命將其改造成自己低維手眼,來深入擴大物質認知提高幹涉力量的那些方法,倒都是不錯的教材...
不過畢竟雙方力量與所處層面都不同,作用方面和內容都需要調整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