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離核爆點更遠的郊區後,程斌終於遇到了其他的活物。

一隻全身面板潰爛但體型卻大了一圈的變異獵犬,在攻擊程斌時,被他逗弄了一番後變成了解剖觀察實驗的素材。

實驗後程斌察覺這個動物已經變異出了在低輻射環境下生存繁衍的能力,果然在生命大基數下什麼奇蹟都有可能發生。

另外程斌在一處破敗的聚居點內還見到了一個另類的活物——圓圓的大腦袋上頂著三個可伸縮轉動的攝像頭,有著章魚般的幾個纖細金屬上肢,靠著屁股上持續噴發的低溫冷焰飄在空中的機器人。

輻射遊戲裡的家用機器人?這貨是靠什麼躲過核彈爆炸帶來的巨量電磁輻射?

單手撐著莫名其妙地往自己身上湊的機器人,程斌奇怪地看了眼全景圖裡的輻射計量,然後對著這個機器人開啟了全景圖的高頻射線探查模組。

超高頻率的電磁波射向程斌面前的機器人,穿透了它的外殼,將其內部結構暴露在全景圖中。

本來只是發出嘈雜聲音的家用機器人忽然發出一聲尖鳴,在程斌的觀察下忽然轉動金屬手臂掏出改錐和圓鋸,氣勢洶洶地向程斌發起了攻擊。

對於大頭機器人的這種反抗,程斌意外覺得有點萌。

電磁核心透過念氣戰體洩露出一絲力量,基本由金屬構成的家用機器人毫無反抗之力的被束縛在程斌面前的空氣中。

摩挲了一下手指,程斌透過電磁核心製造了一個大範圍防輻射環境,然後抬掌虛按在家用機器人面前。

隨著程斌小心翼翼地操作,家用機器人的外殼被拆解了下來。

程斌開著思維加速不斷辨認機器人各個部位功能,在儘量不影響家用機器人本身運作的基礎上,或直接拆卸或用能力替代,逐漸減少機器人的功能構件。

不愧是比內域世界超前幾十年的架空世界,這個世界的科技雖然有點偏科的意思,但其技術含量也碾壓程斌原本的世界N個世代——

模擬智慧晶片、超小型核融合電池、動態懸浮系統...此外還有一些軟體層面的東西無法辨識出來。

光靠拆解一個機器人能收穫的知識實在太少...

面對超前先進的科技成果,程斌動起了心思,但末日核戰後他該到哪裡去尋找這些珍貴的知識呢?

將閃爍著警告紅燈的機器人拋向空中,程斌看了眼天空裡忽然炸開的火團後,將目光投向他一路走來的道路延伸的方向。

突破音障極速飛行了一小段路後,程斌脫離激波落在了一個山腳下。

山腳一處凹進去的山洞內,程斌找到了這個架空世界最著名的防核建築——避難所。

走到那巨大無比的齒輪型厚實隔離門前,程斌抬頭瞥了眼門上碩大的“76”編號,開始琢磨要用什麼態度和門裡面的避難者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