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李承道的目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呵……”
被這個毫無底氣的威脅威脅後,李承道抖了抖眉,然後臉色慢慢變得鄭重起來,接下來,劃了這麼久的船,接下來就是正事了。
“雖然本宮可以饒李承乾和李泰一命,但李世民的其他子嗣以及死忠必死無疑,觀音婢,你是聰明人,本宮希望你明白這一點。”
李承道輕輕說道。
長孫無垢也把頭探出被窩,臉上帶著一絲落寞。
“夫君玄武門兵敗……成王敗寇……”
“是他先負了東宮,李承道,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你想殺誰就殺誰,我已是階下之囚,自然無話可說。”
“那些忠於夫君的將領,當他們選擇了秦王李世民的時候,就應該預料到有今日之結果,世上豈有什麼萬全之策?”
“夫君成了,他們雞犬升天,夫君敗了……呵,那自然是要追隨夫君而去的……”
長孫無垢苦笑一聲,她有一句話沒說:如果不是因為李承乾和李泰,她肯定就自殺隨李世民一起去了。
“殺人?觀音婢,你為何覺得本宮一定非要殺了他們?像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都是人中之龍,本宮為何要殺他們?本宮殺的只是像尉遲恭那樣的秦王死忠罷了。”
李承道此話一出,輪到長孫無垢驚訝了,她眨了眨眼睛,灰暗的眼眸似乎露出一絲生機,李承道提到了長孫無忌,他可是自己的親哥哥,是這個世上,長孫無垢為數不多依舊在意的人。
“你不準備殺長孫無忌,房玄齡他們?為什麼?”
“李世民已死……而本宮貴為太子,大唐儲君!”
李承道眼中露出強烈的自信,以及凌駕與一切之上無敵信念,即使李世民在,這些人依舊不是自己對手,現在秦王已死,普天之下,誰能再成為他的對手?
高句麗,百濟,新羅,倭國?還是室韋,靺鞨,契丹,東突厥?異或西域諸國,薛延陀,吐谷渾,吐蕃王朝?至於安南,林邑(即今越南南部)、真臘(即今柬埔寨)、墮和羅(即今泰國南部)等國,就更不放在他眼裡了。
“原本跟隨秦王的那些人,一來他們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犯上謀逆,如果不想死,想要繼續他們的仕途,必須抱緊本太子的大腿,對於某些人來說,仕途往往比生命更加重要。也就是說,這些人對於本宮來說已經沒有威脅……可就是這些人,如果以後有其他小心思,本宮殺他們的理由都是現成的,朝堂上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會阻攔,嘿……”
“二來玄武門之變主要動盪在長安城內,波及到長安城以外的不多。如果要大肆清剿,波及面太廣,各地區難免動盪,甚至引起山東豪強反撲,那就得進行新一輪鎮壓了,這對剛剛走出戰爭的百姓來說,簡直是災難,也是本宮不願意看到的……”
這只是明面上的兩點,不用李承道說,聰明人一眼就明白。
當然不能排除李承道有暴君的傾向,對所有和自己不對付的人,一定要殺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那人人自危之下,發生第二點這種事,也在所難免。(就像上一章有個評論一樣,殺如果有用,李世民也不會收了楊珪媚,也不會收魏徵,王珪,馮立,薛萬徹了,乾脆全殺了不就得了?)
不過這只是放在明面上的兩點,李承道之所以不想動這些秦王府原本的勢力,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第一,從北魏到北齊,到北周,一直到隋唐,至高權柄一直都在關隴集團內部流轉,所謂的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說的就是這段時期的狀態(感興趣的可以查一下,隋朝的楊家也是關隴集團的一員,只不過楊家想壓制關隴集團,引發強烈反彈,最後楊家下位,中原易主)。
現在雖然是李唐上位,但關隴集團依舊尾大不掉,牢牢佔據軍事和文官主導地位!而秦王府的勢力,基本都是李世民扶植起來的山東士族,用以對抗關隴集團的,如果李承道此時把山東集團殺得人頭滾滾,將來誰來限制關隴集團?沒有了山東士族,再扶植新的勢力,那就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了的了。
第二,按照史書記載,貞觀元年,也就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兩個月零二十天,東突厥阿史那·咄苾,也就是頡利可汗就會率領二十萬突厥鐵騎南下,當時李世民正發動內戰,殘殺李建成一系,導致唐朝軍事力量急劇動盪,防禦空虛,東突厥一路劫掠到渭水河畔,直逼長安,最後李世民無奈,做出妥協,簽訂恥辱的渭水之盟,東突厥才回返草原。
現在李建成和李世民這兩顆大唐最璀璨的明星同時身死,李承道扶植的假李淵一直稱病不上朝,大唐高層幾乎到了重新確定最高領袖的關鍵時期!
這種微妙時刻,必定更加堅定頡利南下的決心,李承道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發動與各大士族的內戰,走李世民的老路,讓東突厥坐收漁翁之利。
而且,以李承道區區幾百人的新一軍和東風快遞,以及偷偷摸摸發展起來的淺薄工業底子,除了能在玄武門之變發揮作用外,真放到幾十萬,上百萬的大軍廝殺中,遠遠不夠看,你槍炮再厲害,我用人命都能填死你。
這樣一看,李承道接下來的思路就很明確了。
首先,他要先穩住關隴集團和已經人心惶惶的山東集團,以免有人狗急跳牆,最後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其次,他需要時間,他已登上太子之位,加上李建成,李世民,李淵三人已死,整個大唐幾乎沒有任何人可以限制他,他的實力將會在短時間內迎來井噴式的爆發。
兩個半月的時間,已經足夠李承道的勢力膨脹到一定程度了,到時候先拿頡利的人頭祭旗,再慢慢找關隴集團和山東集團秋後算賬!
李承道低頭看著身邊的美人兒。
長孫無垢,就是用來穩定山東士族最好的棋子,也是李承道接收秦王府勢力最關鍵的一步,為了走好這一步,李承乾和李泰的命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