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宏認為東宮是絕對拿不出三十萬石糧食的,整個長安,除了崔家,誰手中有三千六百萬斤糧食啊?簡直開玩笑,東宮口中的期糧,絕對是口嗨,目的就是為了打壓糧價,逼崔家熬不住放棄高價糧。

只要崔家鬆口,可以預見的是,糧價必定一瀉千里。

“給我抗住!”

崔宏放下了這句狠話後,立馬轉頭去大唐人民錢莊做抵押貸款,他心裡還想著,只要撐過這十五天,東宮期糧的謊言一旦破滅,不僅這些貸款的錢都將如數奉還,甚至還能大大打擊李承道的氣焰,讓他知道,隴西李氏雖然執掌了天下,但還需要靠清河崔家的支援才能撐起大唐。

終於,崔宏憑藉著長安城內幾處老宅,以及長安外幾千畝良田,還有幾家百年老店作為抵押,貸了十二萬貫,直接把東宮放出來的三十萬石全部吃下,留下長安幾十萬瞠目結舌,還在猶豫糧價會不會繼續跌的百姓。

現在整個長安都知道了,到底是誰在糧價上搗鬼,東宮已經明牌,額頭上寫著幾個大字“俺就是力主降低糧價的主力”,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吃上一口飯,是大大的好人;

而崔家,也在一次次大手筆的交易中露出了馬腳,不僅崔家以及崔家控制的糧鋪中的高價糧讓所有百姓憤怒,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出手,把東宮四貫每石的期糧搶購一空,讓所有人買不到糧的惡行,更是引得全長安譁然。

這時候,輿論四起,在有心人的操縱,陰謀論的盛行,以及一項項不為人知的證據曝光下,高價糧的罪魁禍首已經越來越指向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已經到了風口浪尖。

其他幾家明顯感覺到了山雨欲來的危機,趙郡李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以及隴西李氏的宗室們都停止參與這項涉及到上千萬貫級別的大資金搏殺,不約而同選擇了作壁上觀,即使這種選擇會讓他們遭受同樣大的損失。

不過崔宏這次不計代價的出手,也終於讓期糧引起的糧價必然下跌的言論止步,東宮似乎也消停了下來,當日,東宮與崔家的博弈以崔家的勝利而告終。

第二日,東宮似乎再也無力反擊,整整一天,靜悄悄,沒有任何訊息流出,長安城內的百姓都翹首以盼,希望東宮能再一次站出來,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個希望很渺茫。

第三日,各方似乎還在積蓄力量,整個長安城風起雲湧,黑暗中,某些精英正不斷引導盲目的百姓,把高糧價的矛頭對準清河崔氏。

正當所有人都認為最終的勝利將歸屬於崔家時,終於,在第四天,迎來了東宮的反擊。

“又是三十萬石!”

崔宏咬牙切齒,大手一揮吃掉!

第五天,東宮又出三十萬貫,崔宏當場吐血……

第六天……

長安城的百姓都歡呼起來,大家自發的匯聚到東宮門外,幾萬人齊齊跪在東宮門前的大廣場上,為新太子李承道送上了最真摯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