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珪媚輕輕嘆了口氣,眼中露出一絲寂寥。

李承道非常清楚楊珪媚為何會露出這種哀怨的情緒。

李元吉和楊珪媚成婚前,利用自己的家世地位,再加上花言巧語,千方百計把楊珪媚騙上手,婚後不久就對妻子司空見慣的美貌開始膩味,又開始在外面獵豔調情,把花兒一般的楊珪媚冷落在空房中。

生性多情的楊珪媚心裡感到十分委屈,她百般逢迎,想重新討回李元吉的柔情,也規勸丈夫少在外面沾花惹草,多花點時間陪自己。

但李元吉這時完全撕開了過去那層溫情的面紗,毫不掩飾地露出他冷酷粗魯的本性,常對嬌妻橫加呵叱,或不理不睬。柔情款款的楊珪媚傷心至極,常獨對春花秋月,悲嘆自己的命運,婉惜虛度的芳華。

“不說了,承道,我聽說你建了一座青雲學院?”

楊珪媚稍稍轉過頭,避免讓李承道發現眼眶的通紅。

“哦,對,青雲學院是我小時候胡鬧辦的,四嬸,你也聽說了?”

李承道何等細心之人,早已察覺到了楊珪媚的內心,對這個大唐傳奇女子,他也不免心中有些戚然。

這個時代的女性,是沒有任何地位的,玄武門之變後,李元吉身死,齊王府上下被殺得血流成河,楊珪媚與李元吉姬妾和庶女歸仁縣主等人居住在後宮一間擁擠狹窄的宮室內裡“誠周於造次之間,行滿於危疑之地”。

就當她以為就此終老一生時,又被自己的二叔李世民強行收入後宮臨幸,生下一子曹王李明,後來李世民欲立楊珪媚為後,卻被魏徵簡單的一句“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勸止,最後無名無份的楊珪媚被李世民拋棄,不準其死後陪葬昭陵,命運簡直悲慘到了極點。

“自然有聽說,要不是青雲學院煉製的焦炭,長安郊外早就寸草不生了,如今出遊踏春,還能見到青山綠水,多虧了承道你啊。”

(古代燒飯用木柴,所以大城市的柴薪和木炭價格非常昂貴,而且不出幾年,城市周邊的樹木雜草都會被砍伐殆盡,古代甚至有人因為沒有木柴而砍伐桑樹和棗樹,被朝廷嚴令禁止,規定砍伐多少以上要殺頭。)

楊珪媚微微一笑,非常自然地把話題引到李承道創辦的青雲學院上,她能當上長安第一花魁,相貌身材自不用說,通曉詩文,能歌擅舞,令長安無數公子哥兒追逐傾倒,情商更是高得很。

如果李承道真的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被她這三言兩語下來,早就飄飄然了。

“四嬸過獎了,只不過僥倖而已,你看青雲學院這幾年也就出了個焦炭,還是靠著三名挖礦出身的學生弄出來的,否則單憑學院本身,肯定沒辦法,所以說這事乃運氣而已。”

李承道不著痕跡地把所有功勞推到那三名他特意找來引導煉製焦炭的學生身上。

“姑且算是吧,不過……承道,嬸嬸可是聽說了,當年你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壓得長安三千才子不敢提筆寫詩,這總不是靠別人了吧。”

楊珪媚見李承道一幅不願意出頭的樣子,頓時感覺好笑,別人是費盡心思在自己面前展現,企圖吸引自己的注意力,怎麼到這傢伙這裡,變得扭扭捏捏,一幅藏拙深怕被自己挖出來的樣子。

既然你不肯說,那今天四嬸偏偏要把你挖出來。

楊珪媚自從嫁給李元吉後,常年幽居閨房,不僅無所事事,而且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後宮的太監和宮女看到她哪個不是戰戰兢兢,不敢多說一句,她都快自閉了。

現在碰到李承道這麼好玩的傢伙,長得又帥,又有才華,更是皇長孫,如果放在當年沒有遇到李元吉之時,自己也許就……

“今天難得見到你這個大才子真身,就為四嬸做首詩怎麼樣?”

“啊?”

“啊什麼啊?以前可是有很多人搶著為四嬸作詩的呢,怎麼,承道,你不願意嗎?”

楊珪媚捂著嘴,眼睛都笑成了兩道月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