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趙匡胤似乎忘記了這個經常欺負他的人,不僅沒有給董遵誨穿小鞋,還屢屢提拔,時間不長就提拔進了禁軍序列,成為驍武軍指揮使。董遵誨對此惴惴不安,從地方調入中央,莫非是為了殺我方便?

很快,就有相關人員來給董遵誨傳話:皇上請你去喝茶。

趙匡胤在便殿接待了他,董遵誨二話不說,伏地請死,“臣罪該萬死!”

趙匡胤開懷一笑,表示自己寬以待人,九五之尊又豈會小肚雞腸?今天叫你來,就是要當面向你消除誤會,免得你胡思亂想。

董遵誨感激涕零,磕頭如雞奔碎米,山呼萬歲。趙匡胤讓近侍將他扶起,好言相慰。然而就在這時,有驍武軍卒突然越級上訪,擊登聞鼓,控訴董遵誨的種種不法行為,多達十餘條!

董遵誨嚇得面如土灰,急忙又跪倒在地,“陛下您還是弄死我吧……”

趙匡胤連忙擺手,說我剛說了要赦免你的一切罪過,難道片刻工夫就要反悔?你放心,我不僅不會懲罰你,還要馬上提拔你呢。

董遵誨哭得稀里嘩啦,磕頭不止。

隨後,趙匡胤又問候了他的母親。別誤會,是真的問候。

董遵誨長嘆一聲,說她老人家在某次的戰亂中不幸被困於幽州,已經好幾年杳無音訊了。

趙匡胤於是指使手下重金賄賂遼國的邊民,終於打聽到了董母的下落,並設法將其偷渡回國,交還給董遵誨,同時還有大量的賞賜,以讓他好好孝敬母親。

趙匡胤以德報怨,換取了董遵誨的絕對忠誠。後來在醞釀統一南方諸藩時,趙匡胤分遣悍將坐鎮從西北到東北的北部防線,時任殿前都虞侯的董遵誨便被任命為通遠軍使,駐守環州,為祖國看守西北邊疆。

這是董遵誨日思夜盼的報效皇恩的機會。他將以德報怨、以理服人的做法活學活用,到任後就宴請周邊各路蠻夷部落的酋長,熱情款待、厚禮相贈,向他們解釋天朝大國開放、寬容的民族政策,取得了預期效果。

但是,總有一些不吃好糧食的人。有部分酋長在數月之後就翻臉不認賬,悍然犯邊。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寬容不代表懦弱,知書達理的背後是鋼鐵洪流。董遵誨早就有所準備,應對得當,俘斬甚眾。在天朝大國恩威並濟之下,諸部心悅誠服,跪地唱征服。

董遵誨遂派表弟劉綜到京師彙報工作,順便把繳獲的戰馬上繳朝廷。趙匡胤對董遵誨的成績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讚不絕口,為劉綜餞行的時候,趙匡胤脫下自己的“真珠盤龍衣”,讓劉綜帶給董遵誨。

劉綜嚇壞了,這是天子的專屬面板,人臣豈能接受?

趙匡胤說我跟董遵誨誰跟誰呀?別人不能穿,他能穿!

董遵誨坐鎮環州長達十四年,主要任務是威懾諸酋、盯防夏州李氏,在這十四年裡,“夏人悅服”、“秋毫不敢犯”。趙匡胤駕崩後,董遵誨仍然得到了趙光義的信任,始終沒有移鎮,還得到了便宜行事的特權,直至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董遵誨病逝於任上。

董遵誨,一個曾經蠻橫霸道、長期給趙匡胤帶來校園霸凌和職場冷暴力的人,終被趙匡胤感化改造成了國家棟梁,以功勳名將的光輝形象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