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鹹平之治(第2/2頁)
章節報錯
“雍熙北伐”中在拒馬河一役失利,被象徵性地貶官,然後很快又被重新提拔。
太宗末期時,傅潛被任命為高陽關都部署,其後又分別任延州路都部署、鎮州路都部署,真宗即位後,估計是看中了傅潛在河北邊境的工作履歷,而任命他為鎮州、定州、高陽關三路都部署,所以當契丹入寇時,傅潛才得以掛帥禦敵。
傅潛的簡歷雖然耀眼,但實際能力卻令人深表遺憾了,史書說他
“畏懦無方略”,又慫又傻。當時傅潛麾下有八萬餘眾,將士們愛國情緒高漲,自制了鐵錘等兵器,聽到契丹大舉進犯的訊息後,紛紛請纓出戰,
“爭欲奮擊”,殺敵報國,一雪前恥。結果傅潛下令閉門堅守,誰敢請纓出戰,誰就會招來傅潛的一頓臭罵。
很快,遼軍就攻克了重要據點——狼山鎮石寨,河北地區門戶頓開,契丹騎兵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鎮州、定州與後方的聯絡被切斷長達數月。
在遼軍完成連殺的這段時間裡,幾乎未遇宋軍有組織的抵抗,河北地區的宋軍在總司令傅潛的英明領導下處於癱瘓狀態,唯一的動作就是沒有動作。
朝廷急了,不斷派人抄小路催促傅潛趕快組織抵抗,又派來多路援軍。
部將範廷召等多次催他出兵,均遭拒絕,範廷召情急之下怒罵道:“老奶奶都比你膽兒大!”傅潛羞愧不能答,但仍拒絕出兵。
遼軍攻打定州時,朝廷派李繼宣領三千禁軍馳援。李繼宣抵達戰場後,發現渡橋已經遭遼軍破壞,於是伐木架橋,追擊五十里,遼軍撤去。
李繼宣銳不可當,但畢竟只有三千人,於是多次請求傅潛給他增兵,好追殺遼軍,然而傅潛卻一律予以駁回。
副帥張昭允也屢屢勸他出兵,傅潛終於說出了心裡話:“敵人太強大了,咱跟他們硬剛,不是找死嗎?聽我的,乖乖躺平。”後來實在頂不住壓力,才勉強撥給範廷召八千騎兵、兩千步兵,讓他出高陽關阻擊遼軍,並許諾自己會親率主力部隊作為後援。
然而等範廷召與遼軍短兵相接後,傅潛無恥地放了他們鴿子,沒有進行支援,於是範廷召等大敗,大將康保裔力戰捐軀。
康保裔的祖父康志忠是烈士,犧牲在討伐王鬱的戰場上,父親康再遇也是烈士,犧牲於討伐李筠的戰場上,康保裔作為烈士子弟服役於石守信帳下。
當他陷入敵軍重圍時,原本有機會突圍逃脫,但他視死如歸,拒當逃兵,一門三代,皆為國捐軀。
宋真宗趙恆在魏州行營得到了康保裔陣亡的訊息,悲慟不已,下詔追贈侍中,廢朝二日;康保裔的兒子、孫子全部進入體制內;康保裔84歲的老母被封為陳國太夫人,其已故亡妻追封河東郡夫人。
趙恆隨即從魏州向前線增派援軍,其中就有石保吉——石守信次子。當魏州援軍趕赴鎮州、定州,與傅潛會師後,傅潛卻將他們扣押,不准他們出戰,陪他繼續苟著。
於是,遼軍的魔爪從河北伸向了山東,先劫掠了德州、棣州,又渡過黃河襲擊了齊州、淄州,集齊了德州扒雞、濟南烤地瓜、淄博燒烤的山東三大件兒。
趙恆就納了悶兒了,往前線派去的精兵不少了,有名有姓的大將也不少了,怎麼遲遲不見捷報?
派人一問,才知道諸將一直請求出戰,而傅潛一概不準,即便有人殺敵立功,傅潛也將捷報隱匿不報。
趙恆勃然大怒,當即派高瓊馳赴前線,接替傅潛的軍職,並讓傅潛麻利兒地給我滾回來,接受組織調查。
文武百官紛紛上表,要求誅殺傅潛,趙恆念其追隨先帝多年,免其死刑,但下詔削奪其官爵,全家流放房州,抄沒全部家產。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拿掉尸位素餐的傅潛之後,宋軍被壓抑已久的戰鬥力終於爆發出來,範廷召率軍追殺遼軍,一口氣追到莫州以東三十里處,斬殺萬餘人,營救被掠人口數千人,繳獲鞍馬器械無計其數。
莫州刺史楊延朗前來覲見述職,趙恆非常激動,把他介紹給諸位親王,說這就是
“楊無敵”楊業的兒子,深有父風,以後邊境交給他就能放心了。隨後重賞遣還。
等範廷召的捷報送來,群臣稱賀,趙恆更加高興,興奮之餘,於行宮壁上題詩,下令重賞有功將士。
鹹平三年正月,遼師滿載而歸,徐徐撤退。真宗趙恆命副總司令王榮追殺遼軍。
然而王榮卻遺傳了傅潛的怯懦氣質,不敢追殺,但也不敢抗旨不遵,於是機智如狗的王榮就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妙招:一拖二避。
自接到追擊命令之後,王榮就磨磨蹭蹭找各種藉口拖延出兵日期,直到探知遼軍已經渡河而去,這才耀武揚威地出去溜達了一圈,
“他媽的,人呢?有種你別跑!”而深入到今天山東淄博、濟南的遼軍,由於迷戀燒烤且剽掠的戰利品過多,影響到了撤退速度,等王榮出兵的時候,這支遼軍仍徘徊在黃河北岸的灘塗地區。
王榮暗自替他們著急,
“怎麼走的這麼慢,討厭!”無奈之下,只能硬著頭皮,故意在黃河南岸巡視一圈,然後以未發現敵軍為由,安全班師。
宋師默契放水,遼軍得以平安返回幽州。蕭太后大賞有功將士,自不必細表,此次南侵讓讓遼國獲利頗豐,蕭太后母子的威望大大提高,且試探出了大宋如今孱弱的實力,為將來更大規模的南侵奠定了基礎。
遼軍走了,然而趙恆的麻煩並未減少。就在遼軍撤軍的同時,趙恆收到一條奏報:川蜀又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