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蜀你狠之終篇(第1/2頁)
章節報錯
5月1日,真宗再次下詔,重申朝廷招撫政策,強調凡是遭脅迫而從賊者,如能歸順,即刻恢復平民身份,既往不咎。
在這期間,王均屢次出擊,均被官軍打退。無奈之下,王均毀掉吊橋,堵住城門,要死守到天荒地老。
經過幾個月的休整後,雷有終在8月祭出了大殺器——洞屋,雲梯。顯然,雷有終做好了強攻的準備。
在雷有終的指揮下,官軍百道攻城,一場慘烈的攻堅戰拉開了序幕。賊軍負隅頑抗,他們的「開國元勳」趙延順在戰鬥中被擊斃。
讓雷有終極為抓狂的是老天爺偏心眼兒,每當他攻城時,都會降下瓢潑大雨,城牆溼滑無比,讓雲梯等登城器械很難發揮作用;賊軍又透過挖地道的方式剋制了官軍的洞屋。官軍傷亡慘重,不得不暫時放棄強攻,後撤休整。
城中賊軍彈冠相慶,大擺慶功宴,吃著火鍋還唱著歌,據說宴飲聲直達城外。在跳樑小醜們的歌舞聲中,官軍卻因酷暑溼熱而爆發瘟疫,造成藥品短缺,雷有終不得不去其他州縣緊急購買藥物。
王均畢竟是跳樑小醜,沐猴而冠,他的戰略眼光和政治頭腦遠不及黃巢。雖然暫時小勝官軍,但他畢竟是困守孤城,早晚必敗。所以他的最優解就是及時變現出逃,將軍事優勢進行政治套現,比如現在,他完全可以提出談判請求,接受招安。這才是上策;
或者集中力量,乘勝出擊,向北控制劍門關,向東控制夔州等入川水路,然後逐步蠶食川蜀之地,做到真正的割據稱雄,恢復「前蜀」、「後蜀」的基業。這是中策;
王均選擇了下策,繼續躲在成都城負隅頑抗,等待滅亡。
鑑於成都前線的嚴峻形勢,朝廷再派援軍,由宦官秦翰帶隊。秦翰抵達前線後,與雷有終開了個碰頭會,然後就商量出了一個破敵之策。其實方法很傳統,那就是築高臺。
在城外造一個人工小山,也就是比城牆還高的一座山,這樣就能居高臨下,對守軍形成火力壓制,讓城牆的優勢大打折扣。
官軍在城北築起土山,隨後就攻克了外城。官軍以外城為陣地,繼續向內推進,使用的工具仍然是樸實無華的洞屋。
守軍在城牆外側搭設敵棚,即用木樑從城牆垛口向外延伸,然後以此為依託,用木板搭建起來的「小陽臺」,懸掛在城牆之外,這樣既可以有效阻撓攻城方架設雲梯,又可以直接向下攻擊洞屋。守軍給這種敵棚起了個喜慶的名字,「喜相逢樓」。
這種敵棚當然也存在無法避免的缺陷,比如進攻方可以在它下面生一堆火,讓守軍扮演一下掛爐烤鴨。
次月(9月),官軍果然透過放火的方式將敵棚焚燬。賊軍先前得意忘形的勁頭立刻煙消雲散,在硝煙中聞到了一股滅亡的氣息。
王均仍不死心,又在內城搶修甕城,繼續抵抗。因為他還掌握著一項黑科技,一種生化武器——藥矢。其實就是塗抹了某種劇毒的箭矢,據說凡是被它射中的人,必死無疑。
從古至今,無數戰爭都在為我們講述一個樸實無華的道理:想憑藉一種先進武器而扭轉必敗之局的想法都是愚蠢的。不要提什麼原子彈,咱們沒有這玩意兒的時候照樣在半島上打退了以鷹醬為首的17國聯軍,也曾逼得毛熊抓狂。
戰鬥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雷有終吹響了總攻號角。官軍使用了傳統方法——挖地道,招募敢死隊穴地而入,焚燬了守軍的守城器械,為即將到來的決戰掃清了道路。
官軍三面攻城——這就是趙光義攻幽州時吃過的虧,不要四面圍城,務必要網開一面——從東、西、南三個方向同時強攻。雷有終與石普身先士卒,分別跟隨兩臺洞屋進行攻擊。
大帥都在洞屋裡壓上去了,咱
們還有什麼理由躲在戰壕裡?官軍士氣大振,如潮水般湧向城牆。很快,石普取得了進展,用洞屋在城牆上成功掏出一個大洞,可以進入城中了。然而守軍立刻拿著長槍大戟,將這個出口圍堵地嚴嚴實實。
在這令人窒息的時刻,有兩名士兵主動請纓,願意挺身而出,為大軍衝出一條血路。石普許諾給他們重賞。隨後,二人冒著被戳成篩子的危險,揮戈衝鋒,竟然真的將賊軍的槍陣衝亂,後續的官軍立刻抓住這個機會,魚貫湧入,終於將這個缺口撕開,並最終控制了該處城門樓。
雷有終登上城門樓俯瞰戰場,這一看竟讓他驚出一身冷汗。只見賊兵把著名景區——天長觀改建成了一處要塞,而讓他震驚的是賊兵正在準備祭出他們壓箱底兒的大殺器——炮,即投石車、拋石機一類的冷兵器時代絕對重型武器。不是一臺兩臺,而是「密設」,遠端武器打孃胎裡就自帶「齊射」技能。賊兵要對新佔領城頭的官軍淋一輪巨石雨,冷兵器版的喀秋莎。
千鈞一髮之際,大將高繼勳向後勤隊長(轉運使)馬亮索要秸稈、油料等引火之物,然後親率敢死隊以長戟巨斧衝鋒開路,後續部隊則高舉火把,成功將處於技能冷卻期的炮焚燬。
賊軍陣腳隨即大亂,楊懷忠趁機攻陷天長觀據點,並一路追至下一個關卡——大安門,前後殺敵三千餘。
經過一天的激戰,官軍的包圍圈進一步縮小,賊軍收縮排最後一道內城。當晚,王均率部突圍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