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南唐大瓜—— “畫堂門”事件(第2/2頁)
章節報錯
2,幼子李仲宣夭折時的記載,“時昭惠後已疾甚,聞仲宣夭,悲哀更遽,數日而絕。”
3,撞破妹妹當小三時的記載,“後偶褰慢見之……後恚,至死麵不外向。”
周娥皇死前極為憤怒,面壁而臥,至死麵不向外,再結合她死前三天還曾向李煜深情告白,我們可以給出合理推斷,那就是上述第3件事一定是發生在第1件事之後,而第2件事又是引發第1件事的誘因,於是我們可以整理出一個時間線,那就是“2、1、3”。
這個時間節點看似無關緊要,實際卻非常關鍵,因為這其中還夾雜著兩首詩詞,這是本案中一個極其容易被忽視的重要線索,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疑點:
據記載,因擔心李仲宣夭折訊息會加重周娥皇的病情,所以李煜起初是對周娥皇隱瞞了這條噩耗。然而詩詞達人李煜卻在傷心之餘寫了一首詩: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
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矇眼上花。
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既然李煜千方百計地要對周娥皇隱瞞李仲宣夭折的訊息,那麼周娥皇又是怎麼知道的呢?再看這段記載:
“吟詠數四,左右為之泣下”。
說的是李煜反覆吟詠這首悼亡子詩,把身邊的宮娥太監都感動哭了。細品,仔細品,你說周娥皇是怎麼知道的?
李仲宣是10月夭折的,周娥皇是11月病逝的。看來李煜為了“保密”還真是煞費苦心。
第二個重要線索便是前文那首,“畫堂門”事件。
一個重要的疑點,就是周娥皇的病況,特別是在李仲宣夭折期間,史籍上給出了前後矛盾的說法:
在馬令版中,說周娥皇生病期間聽說李仲宣夭折,“哀嚎顛仆,遂至大漸”,喪子之痛加重了病情,但緊接著又記載說“後雖病,亟爽邁如”,意思是雖然病得嚴重,但神清氣爽,精神氣色還不錯,於是就有了向李煜深情告白,幾天後,才無意間撞破了這樁宮廷醜聞,於是一兩天的工夫就病逝了。
陸游版的中,也記載說“後臥疾,已革,猶不亂”,同樣是說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存在好轉的跡象,然後告白——撞破醜聞——含恨去世。
但是在陸游版李仲宣的傳記中,則是“時昭惠已疾甚,聞仲宣夭……數日而絕”;馬令版的李仲宣傳記中同樣是“母昭惠先病,聞仲宣死,哀苦增劇,遂至於殂”。
也一脈相承了這種前後矛盾的說法,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均在周娥皇的傳記中暗示是宮廷醜聞導致她立刻去世,而在李仲宣的傳記中則含混不清地說是李仲宣的夭折導致她病逝。
三個時間節點,兩首詩詞,一個疑點……一個驚人的“真相”呼之欲出,我們甚至可以再大膽一些,讓李煜完全黑化:
周娥皇生病期間,李煜跟小姨子勾搭在一起,只盼著周娥皇能夠順利去世,好給小姨子騰位置,不料周娥皇病情出現好轉,為了幫她順利去世,李煜先“不小心”洩露李仲宣夭折的噩耗,而周娥皇卻頑強地經受住了這次打擊,於是李煜再讓周娥皇撞破宮廷醜聞,也許還讓“畫堂門”事件曝光,一系列核彈級別的打擊終於擊垮了周娥皇的精神,使之快速去世。
一段美好的愛情佳話,真相卻是那麼殘酷。周娥皇哭著對我說,童話裡都是騙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