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兩日戰爭2(第2/2頁)
章節報錯
最後,這是一次成功的形象公關,展現出郭威寬厚仁慈的一面。
把“自己人”安插在敵人身邊當臥底,比圍繞在自己身邊要有用。
宋延渥聽懂了,假如他這麼做了,對不起良心,且很有可能被卸磨殺驢;假如不服從郭威的命令,那他的日子也不會好過。所以,宋延渥靈機一動,要“去”,但沒有“去到”,走到半路就回來了,回覆說朝廷大軍亂作一團,無法接近御帳。
當天晚上,劉承祐與三位宰相(竇貞固、蘇逢吉、蘇禹珪)及數十名隨從官員沒有回宮,而是住在七里店前線,希望能借此穩住局面。他們天真了,兵敗如山倒,即便皇上親自壓陣,也抵擋不住頹勢。
次日(22日)清晨,郭威遠遠望見劉承祐的的天子儀仗在高坡之上,迎風飄揚,於是對左右說:“天子在那裡,我這就前去溝通解釋。”於是就脫下鎧甲、扔掉武器,翻身下馬,徒步前往。
左右急忙勸阻,說太危險了。
郭威淚流滿面,坦坦蕩蕩,“吾君在此,又何憂焉?”
可等到郭威走到切近,發現這裡早已空無一人,忍不住感嘆良久,“我們,來晚了!”
劉承祐去哪兒了?
天還沒亮的時候,劉承祐幾乎成了光桿兒司令,只好帶著幾名隨從返回汴州。當他們走到東北門時,劉銖守在城門樓上,叱問左右隨從,“兵馬何在?”
左右侍從支支吾吾答不出來,劉銖命人放箭驅逐。
劉承祐大驚失色,急忙與蘇逢吉、郭允明等人縱馬狂奔,向西北方向迂迴,當走到趙村(汴州西南)時,郭威的前鋒部隊追來。劉承祐慌忙躲進民宅。
眼見大勢已去,郭允明弒殺劉承祐,隨後自刎而死。蘇逢吉、閻晉卿、聶文進等亦自殺而死。
關於劉承祐與左右親信的死,有不同的記載,一般都認可是自殺,特別是郭允明,他先弒殺劉承祐,然後再自殺。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資治通鑑》記載,“帝下馬入民家,為亂軍所弒。”這句話說的很模糊,是誰的亂軍?是劉承祐的護衛部隊,還是郭威的部隊?
《舊五代史》、《新五代史》言之鑿鑿,說是郭允明手刃弒帝,而後自刎。
三本權威史書皆成書於北宋。之前交代過,由於歷史和政治原因,宋朝對郭威建立的後周政權存在一定的美化和包裝。
換個角度,劉承祐“死於亂軍”對誰最有利?顯然是郭威。郭威此前就派宋延渥帶兵去“保護”劉承祐,特意強調,說劉承祐的處境很危險,千萬別讓他被身邊的人害死。最後,他果然被身邊人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