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重威出賣了石重貴,出賣了後晉政權,他掌握著後晉幾乎全部武裝力量,卻在最關鍵的時刻當起了演員。

杜重威有他自己的打算,他不能直接投降,那樣的話,他將與石敬瑭一樣,坐實了“漢奸”的罵名。所以他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那就是磨洋工,他保證後晉主力不參戰,部隊契丹大軍產生威脅,好讓契丹軍隊抓緊時間“辦正事”,一旦石重貴被擒或被殺,那麼他也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與契丹交涉政權交接問題了,不僅不會被罵做漢奸,還會被包裝成忍辱負重、為了天下黎民蒼生而委曲求全,被迫接管後晉爛攤子的民族英雄。

耶律德光對此將信將疑,誰知道你是不是學我誘敵深入,請君入甕呢?萬一契丹大軍跳攻汴州,杜重威轉而與石重貴來個甕中捉鱉,怎麼辦?

好辦,既然你想演戲,那咱們惡表演就都要投入一點。

於是,耶律德光既不率軍深入,也不對杜重威展開攻擊,而是在切斷杜重威補給線的基礎上與之隔河對峙。

這也是杜重威把李轂這樣的人支開的原因。

在南岸紮下營寨之後,杜重威消極應對,既不召開軍事會議,也不訓練士卒,每日只做兩件事,一是尋歡作樂,二是繼續向後方寫信告急,要求石重貴繼續加派兵力。

被矇在鼓裡的石重貴勒緊褲腰帶,砸鍋賣鐵供應前線,連京師的衛戍部隊都被派往前線,隨後又下詔徵調各州糧草,運往前線。

汴州幾乎成了一座空城,連桑維翰都看出了不對勁,於是請求覲見石重貴。

然而石重貴非常忙,忙著在御花園玩兒鷹,實在沒有時間接見桑維翰。

桑維翰只得求見馮玉等當權者。

馮玉神情放鬆,鎮定自若,對桑維翰一陣冷嘲熱諷,“怎麼,離開你,太陽還升不起來了?天下就你一個人懂得治理國家?告訴你,自從沒有你指手畫腳之後,現在祖國形勢一片大好!”

桑維翰退下來後,不禁搖頭嘆息,對身邊人說,“石家人很快就看不到太陽昇起了。”

石重貴是打算御駕親征的,他要親眼見證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

李彥韜提醒道:“陛下要帶著宮裡的太監們親征嗎?”

京師的兵力已經枯竭了,如果石重貴執意親征的話,那真的只能率領宦官、宮女去前線了。於是親征之事就此作罷。

在鎮州前線,禁軍指揮官王清也看出來問題所在,質問杜重威道:“我們距離鎮州城只有區區五里,我們辛辛苦苦守在這裡幹什麼?現在我們糧草斷絕,即將自行崩潰,我願率領兩千步兵充當前鋒,殺開一條血路,大帥您率領主力跟在後面,只要我們能進入鎮州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好啊,那你去吧。”

王清於是率領兩千步兵的敢死隊,向契丹大軍發起了突圍,竟然真的撕開一道缺口。

諸將大為振奮,紛紛請求率軍出擊。

杜重威卻下令,任何人不準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