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大眼萌”繼統6(第2/2頁)
章節報錯
同州、華州奏,“人民相食。”
隴州奏,“餓死者五萬六千口。”
至此,人吃人的慘劇終於上演了,而隴州地處關西與巴蜀交界地,地方偏遠,人口較為稀少,就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就有5萬6千人被餓死。
——5月,潞州奏,“餓死者凡五千餘人。”
——6月,滑州黃河決口,洶湧的洪水向東咆哮狂奔,沿途禍害了曹、單、濮、鄆等州,從今天的河南省一直衝到山東省,“環梁山合於汶、濟。”把梁山包圍成了水中小島,最終匯入汶河、濟水。
我個人猜測,北宋時期“八百里水泊梁山”有可能就跟這次水災有關。
——7月
這次比較特殊,後文我們回講到,此時正是晉遼“三大戰役”中第一次戰役的結束,以後晉的勝利而告終,石重貴非常高興,特意下詔改元、大赦,改“天福九年”為“開運元年”,自己要轉運了,叫“轉運元年”有些低俗、太土,所以換了個文縐縐的“開運”。
改元大赦,給將士們發放賞錢,給百姓免稅,給在戰爭中為朝廷捐款的人賜官……總之,普天同慶。
那天,石重貴親自登上明德門,向人們宣佈改元大赦的詔書,詔書還沒宣讀完,忽然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大雨傾盆……
“是日,宣赦未畢,會大雷雨,匆遽而罷。時都下震死者數百人……”
被雷劈死的高達數百人之多!
當時,明德門內有個井亭,亭內有個石盆,石盆邊上有個水槽,水槽裡面有個石龍雕像,既具備實用性,同時具備著觀賞性。就在那一天,這尊石龍居然被大風吹得“飄行數十步”,簡直歎為觀止。隨後,“咔嚓”一聲雷,龍頭被雷劈斷(而龍首斷焉)。
當時就有人議論,說石是國姓,龍代表帝王,石龍移動預示著石氏將要遷移,而龍頭被斬斷則預示著石氏要滅亡。“不祥之甚也。”
後來,石重貴果然被擄北國,最終死在了異國他鄉。
——9月1日,日食。
前文說過,日食原本不算天災,只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但在封建時期,日食被賦予了更多的認為因素,被當時的人們視作天災的一種,而如果發生在月首,則更不吉利,如果是歲首,那就最不吉利。
開運二年(945)
——5月,定州奏,“大風雹,北嶽廟殿宇樹木悉摧敗之。”
——6月,“兩京及州郡十五並奏旱。”
——8月1日,日食。
開運三年(946)
——2月1日,日食。
——3月,密州奏,“饑民殍者一千五百。”
——4月,曹州奏,“部民相次飢死凡三千人。時河南、河北大飢,殍歿甚眾,沂、密、兗、鄆寇盜群起,所在屯聚,剽劫縣邑,吏不能禁。兗州節度使安審琦出兵捕逐,為賊所敗。”
饑民起義了,連大將安審琦都被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