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伐蜀戰爭2(第3/3頁)
章節報錯
爪牙眾後民隨減,溪壑深來骨已多。
天子紀綱猶被弄,客人窮獨固難過。
長途莫怪無人跡,盡被山王稜殺他。”
王宗衍看完李浩弼所作,忍不住“哈哈”大笑。
等走到白衛嶺,王宗衍又讓韓昭作詩紀念,韓昭奉詔作詩云:
“吾王巡狩為安邊,此去秦亭尚數千。
夜照路岐山店火,晩通訊息戍瓶煙。
為雲巫峽雖神女,跨鳳秦樓是謫仙。
八駿似龍人似虎,何愁飛過大漫天。”
這馬屁拍得已經不夠委婉了,全是王宗衍最愛聽的詞兒。王宗衍於是詩興大發,作詩附和雲:
“先朝神武力開邊,畫斷封疆四五千。
前望隴山屯劍戟,後憑巫峽鎖烽煙。
軒王尚自親平冦,嬴政徒勞愛學仙。
想到隗宮尋勝處,正應鶯語暮青天。”
秦始皇神馬的都弱爆了,哪兒有我王宗衍逍遙快活!
王仁裕亦作詩和曰:
“龍斾飄颻指極邊,到時猶更二三千。
登髙曉蹋巉巖石,冒冷朝沖斷續煙。
自學漢王開土宇,不同周穆好神仙。
秦民莫到無恩及,大散關東別有天。”
陛下,您豈止能把秦始皇比下去呀,連周穆王也不在話下啊!
王宗衍不日到梓潼,再次發生不詳之徵召,據史籍記載,“大風發屋”。有關部門奏報,說按照科學規律,此等大風預示著千里之外有破國稱臣者。
王宗衍再次化身無神論者,“我國地大物博、疆土遼闊,颳大風、下大雨還不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不用大驚小瓜。接著奏樂,接著舞。”酬答吟詠無虛日。
這些詩詞之所以得以詳細記錄下來,傳於後世,多虧了一本《王氏見聞錄》,這本書以寫實的風格記錄了作者的所見所聞,成為寶貴的文字版紀錄片。而它的其中一篇之所以能成為王宗衍的“秦州遊記”,是因為這本書的作者正是中書舍人王仁裕。
伴隨這場大風吹來的,是李繼岌的伐蜀檄文。
在這篇檄文中,李繼岌對蜀地之民並無冒犯之處,還誇他們都是忠貞驍勇之士,將他們文比楊雄、司馬相如,武比關羽、張飛,蜀地庇護過玄宗、僖宗兩位先聖,人傑地靈,都是好樣的,但——姓王的匪徒裂土分疆,罪不容赦!
檄文中,李繼岌指出王宗衍的任何抵抗都將是螳臂當車,此番王師前來,“步卒則矗如山,列車騎則迅若雷奔,振雄聲而聒動乾坤,騰銳氣而動搖河嶽”,請蜀地軍民務必審時度勢,不要逆勢而動。
最後,對於迷途知返者,後唐開出了優厚的條件,誘降前蜀將官軍民,強調“只誅首惡,餘皆不問”的原則,凡能棄暗投明者,皆有厚賞。並拿後梁做反面教材,告訴他們不要妄圖負隅頑抗。
《冊府元龜》載有李繼岌伐蜀檄文的全文,霸氣側漏,感興趣的可以自行前往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