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德光對他父子好言勸慰安撫。

趙德鈞父子給石敬瑭下跪叩頭,表示稱臣降服。趙德鈞還厚顏無恥地跟石敬瑭搭訕:“許久不見,近來可好?”

石敬瑭扭過臉去,看都不看他一眼,更不跟他說一句話。

“呵呵呵……”趙德鈞訕笑兩聲。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其實這個時候該尷尬的還真是石敬瑭,石敬瑭不僅尷尬,還有些懼怕。因為石敬瑭雖然贏得了這次競爭,但贏得不光彩,而且還沒有技術含量,是靠著出賣國家利益、在蠻夷外族的擁護下坐上了中原皇帝寶座。

無恥卑鄙,遺臭萬年。

既然石敬瑭能賣國,那麼趙德鈞就也能賣國,範延光、楊光遠等等……誰都能賣國,賣得最徹底的那個,就會得到契丹人的擁立,就能面南背北,稱孤道寡,過一把皇帝癮。

這是石敬瑭心虛的地方。他這個皇帝恐怕不會長久,也不會舒服。

耶律德光則用恐懼緩解了尷尬,他問趙德鈞:“你在幽州時設定的‘銀鞍契丹特別團’(銀鞍契丹直)在哪兒呢?”

趙德鈞指給他看。耶律德光把手一揮,把三千“銀鞍契丹特別團”將士拉到西郊,全部斬首。

趙德鈞坐鎮幽州以來,常年與契丹作戰,陸陸續續地接收了不少契丹的逃亡兵將,趙德鈞從中精挑細選,“以契丹來降之驍勇者,置銀鞍契丹直”。這支由契丹將士組成的特別團共有三千人,是一支戰鬥力爆表的精銳力量,是趙德鈞的王牌精銳,本次奉命支援河東,就將此團帶在身邊。

這三千人對於耶律德光來說,就是契丹的敗類、叛徒,故而格殺勿論,以儆效尤。

叛徒,是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比痛恨的。

耶律德光誅殺三千契丹叛徒,使得石敬瑭、趙德鈞和所有漢人降兵降將心驚肉跳。

隨後,耶律德光把趙德鈞、趙延壽用鐵鏈鎖住,押解回契丹。

收降了趙德鈞父子,剩下的工作就是收割殘血的李從珂了。石敬瑭整頓隊伍,準備南下給李從珂進行最後的補刀工作。

耶律德光親自為他餞行,說道:“我親率義師奔襲數千裡至此,只為正義而戰。如今,大事已經基本完成,如果我繼續率領契丹軍隊南下,恐怕會引起天下人誤會,整個黃河以南的人都會大為驚慌。你最好自己率領漢人官兵南下,這樣河南人民才比較容易接受。”

於是,耶律德光派遣契丹大將某某某率領五千騎兵護送石敬瑭渡河。

至於這位國際友人“某某某”,《資治通鑑》寫作“太相溫”,《舊五代史》寫作“大詳袞”,顯然,這是契丹語的音譯,也不是人名的音譯,而是官名,類似於“夷裡堇”、“于越”等,意思是大將軍之類的。《遼史》中給出了這個人的名字——迪離畢。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個很角色,“敵立斃”。

前幾年,迪離畢被指控“指斥乘輿”(辱罵皇帝),被抓進監獄。半年後,這哥們兒居然越獄,被抓了回來,經過仔細調查,發現原來半年前是被誣告,於是將其無罪釋放。很牛。

總之,就是派了一位比較牛叉的將領,統領五千騎兵“護送”(監視)石敬瑭。

耶律德光本人率領主力部隊駐紮於潞州,觀望洛陽戰事,假如石敬瑭失利,他就南下支援;假如石敬瑭順利奪權,他就率軍北返契丹。

石敬瑭激動地握住耶律德光的手,感激涕零,“執手相泣,久不能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