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三鳥】

李從珂重用兩個人,劉延朗、薛文遇。

“馬全節事件”暴露出了李從珂政權的致命弱點,劉延朗以一己之力掏空了李從珂朝廷的內部;薛文遇則外李從珂朝廷觸發了外患。

正是在這兩個人的不懈努力之下,李從珂僅僅當了不到三年的皇帝,就身死國破,被迫自焚身亡。

李從珂登基之初,迫於內外形勢壓力,放石敬瑭歸鎮。君臣之間互存猜忌,彼此心照不宣。

石敬瑭回到河東太原府後,主要做了三項工作:密佈眼線,收集情報;稱病賣慘,麻痺朝廷;養寇自重,壯大實力。

首先是密佈眼線。

他的兩個兒子石重英、石重胤在宮中任職,分別為禁軍將領和皇城副使,實際也是石敬瑭的眼線。而石敬瑭最重要的眼線則是他的岳母——曹太后,石敬瑭買通了曹太后的左右侍女,暗中窺伺李從珂的言行舉止。

李從珂也經常打探外面的訊息,經常與李專美、李崧、呂琦、薛文遇、趙延義等徹夜長談。李從珂每多接觸一個人,就會增加一分洩密的機率。這是李從珂情報工作的失誤。

一般來說,特務情報機構應該由一個或幾個最受信任的人來擔任,由他們負責情報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形成一個閉環的情報體系。這樣才能使皇帝高效而隱秘地獲取所需情報。

然而這樣做也有一個無法克服的缺點,那就是一旦情報機構的頭子不夠忠誠,那麼就會架空皇帝,適得其反。

李從珂政權初創,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構建這樣的專業情報團隊,靠他自己親力親為,或者採取廣撒網的策略,也並未取得顯著的成效。比如被劉延朗矇蔽,不知馬全節立功之後,不升反降的事情。

而更大的缺點,則是動靜太大。如同現代戰爭中開啟了無線電搜尋,當李從珂接受無線電訊號的時候,他的資訊也被別人監聽到。

當他凝視石敬瑭的時候,石敬瑭也在凝視他。

在石敬瑭強大的情報支援下,李從珂朝廷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石敬瑭的耳目。這使得石敬瑭在後來的奪權行動中,始終處於主動地位。

其次,是稱病賣慘。

石敬瑭之所以能夠安全回到太原,與他在洛陽的影帝級表演密不可分。石敬瑭巧妙地利用一次病情,借題發揮,故意減少飲食和休息,把自己搞得瘦骨嶙峋,成功欺騙過了李從珂。

回到太原之後,李從珂不斷地派人前來慰問,實際也是監視。石敬瑭非常敬業,總是不停地向身邊左右表示自己身體快不行了,特別是在招待中央慰問使節的時候,總是一臉沮喪,說自己已經無法履行節度使的工作了,正考慮讓哪個兒子來繼承家業。

然而這種小把戲的效果是非常微弱的,除非他真的死了。

第三,是養寇自重。

這是所有鎮邊大將的老套路。石敬瑭能夠回到太原,除了裝病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帝國北部正遭受契丹的騷擾,幽州趙德鈞與河東石敬瑭,是後唐帝國的萬里長城,是後唐抵禦契丹的不二人選。

石敬瑭、趙德鈞非常默契,誇大契丹的威脅,以此為由不斷向朝廷索要軍餉、糧草輜重,還要求朝廷增派禁軍協防。要錢、要糧、要兵、要權……

除此之外,石敬瑭還透過螞蟻搬家的方式,把他在洛陽和其他各地的財產,全部運往太原,對外聲稱是為了補貼軍用,抵抗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