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口中的奸臣是誰呢?答:所有人。

請大家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誰,我的意思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因為滿朝文武都不擁護他,而是擁護李從厚,經常在李嗣源面前誇獎李從厚、貶低李從榮,成為李從榮登基路上的攔路虎。所以他們全該死,全家都要死。

越是官職高的、越是接近皇上的,在李從榮的死亡名單上的排名就越靠前。比如宰相範延光、趙延壽、石敬瑭等等。

這些人很有自知之明,所以用盡一切辦法脫身,紛紛辭去中央官職,而請求外放到地方。

比如石敬瑭,征戰兩川無功,回朝後擔任禁軍統帥、河陽節度使。正值契丹屢屢襲擾北部邊境,李嗣源與群臣討論誰可以帶兵北上禦敵,範延光、趙延壽統一說辭:“能抵禦契丹者,唯獨石敬瑭、康義誠。”

石敬瑭巴不得趕緊離開中央,於是也欣然領命,改遷河東節度使,出鎮太原府。當他接到詔書後,發現仍保留了“六軍諸衛副使”的中央禁軍頭銜,於是堅決上疏辭讓,把中央的官職推得一乾二淨。

範延光、趙延壽也想盡一切辦法,請求把自己調到地方上任職。

李嗣源對此既憤怒又悲傷,因為自己身患重病,眼看大限將至,朝中暗流湧動、危機四伏,而這些自己最信任的心腹愛將、陪自己打天下的肱骨老臣,卻在這個時候紛紛選擇離開,將他拋棄。

李嗣源眼含熱淚,對範延光、趙延壽怒吼道:“你們為何都要棄我遠去?好吧,想走就走啊,不用呈遞辭職信,走走走,都給我走!”

趙延壽的妻子是李嗣源第十三女,興平公主。興平公主幫趙延壽開脫,說趙延壽是因身體患有重病,無法在朝中擔任要職,只是不敢尸位素餐,侵害帝國利益,再者也是想找個清靜的地方苟延殘生而已。

範延光聯合趙延壽,找李嗣源解釋,擺出高風亮節的姿態,說我們不敢辜負帝國的栽培,只是能力有限,不敢久居宰相之高位,希望可以跟其他功勳元老輪流擔任,雨露均霑,給其他同志一個為國效力、為人民服務的機會。

並且強調:我們不敢一起離開,請先外放我們中的一個人,另一個暫時留下,“老帶新”,慢慢過渡,如果新繼任者能力不足,再召喚我們回來,我們保證馬上回來報到!

無論說得多麼婉轉動聽,其中的真實原因是心照不宣的。

“好吧,好吧……”李嗣源任命趙延壽為汴州宣武軍節度使,調朱弘昭為樞密使、宰相。

現在的宰相、樞密使是高危職業,朱弘昭急忙辭讓。

李嗣源再也忍不住了,怒叱道:“你們都不願留在我身邊,我還養你幹什麼?”

朱弘昭這才不敢說話,含淚接受了任命。

範延光也透過宦官孟漢瓊、王德妃的關係,請求外放。李嗣源任命範延光為鎮州成德軍節度使,調馮贇為樞密使。

有背景、有關係、有門路的石敬瑭、範延光、朱延壽成功金蟬脫殼。剩下的康義誠該何去何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