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右勾拳”行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右勾拳”行動】
在這場青銅與王者的混戰局中,只有李嗣源尚可與孟知祥匹敵。
夔州遭受著西川日益嚴重的威脅,這一千五百名“人質”反而成了夔州的內鬼,不如釋放,以獲取西川的好感,延緩他們的進攻態勢。
孟知祥第一時間上謝恩表,對朝廷的寬容和大度表示感謝。
皆大歡喜,殘酷的戰爭中體現出了人性的光輝,似乎看到了和談的希望。
那麼孟知祥是如何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朝廷的感謝呢?
答:攻陷遂州;力拒劍門關。
遂州彈盡糧絕,外無援兵,形勢危急。在西川將領李仁罕的猛攻下,遂州終於被攻克,夏魯奇自殺殉國。
孟知祥命人割下夏魯奇的人頭,拿到劍門關,向石敬瑭展示。
夏魯奇,初隸汴州宣武軍,為朱溫效力,後因與上司鬧矛盾,一氣之下跳槽到河東集團,轉投李存勖。隨周德威討伐幽州劉守光,期間與燕地悍將單延珪、元行欽單挑,其精彩程度直逼“三英戰呂布”,雙方纏鬥在一起計程車兵都不自覺地放下武器,呆呆地觀看,還一起拍手叫好,氣氛突然就融洽了。
梁晉沿河血戰時,夏魯奇多次救李存勖於危難,其中的一次戰鬥中,夏魯奇親手格殺一百多梁兵,遍體鱗傷,李存勖賜名“李紹奇”以示恩寵。
“左勾拳”行動中,夏魯奇生擒“王鐵槍”王彥章。
“三路大軍討荊南”時,夏魯奇為副總司令,跟隨總司令劉訓作戰。
朝廷布局兩川時,以夏魯奇為遂州武信軍節度使,坐鎮兩川東南部,與陝北的中央軍形成鉗形攻勢,且作為長江水路的前沿陣地和落腳點。
只可惜孟知祥早就識破朝廷的小伎倆,預判了朝廷的預判,提前向遂州武信軍搞軍事滲透,戰爭爆發之初便直接圍困遂州,切斷了遂州與外界的聯絡,使得夏魯奇有勁兒使不出,一代悍將只能非常憋屈地困守孤城,如籠中猛獸。
糧草斷絕,外無援兵,夏魯奇依舊頑強抵抗,在城池淪陷的時候,選擇自殺殉國。
夏魯奇同樣被歐陽修編入《死事傳》。
孟知祥把夏魯奇的人頭從南部戰場的遂州拿到北部戰場劍門關,向石敬瑭展示,此舉重挫中央軍士氣,嚴重瓦解了中央軍主力的鬥志。因為其意義遠不止是一名悍將的隕落,更是代表朝廷王師在南部戰場的灰飛煙滅,兩川兵已經有能力控制寧江軍,把戰線推進到夔州,像一記右勾拳,鑽入朝廷腹地。兩川軍拿下夔州後,劍門關的戰鬥將毫無意義。
夏魯奇的兩個兒子正在劍門關,跟隨石敬瑭作戰,遠遠望見父親的首級,二人痛哭流涕,懇請石敬瑭允許他們前往敵營,要回父親的人頭,回家鄉埋葬。
石敬瑭眼角掛著淚花,對兩個孩子說道:“孟知祥是個忠厚長者,他一定會將令尊大人的屍首妥善安葬,而如果你們取回人頭,那麼令尊大人將身首異處。”
果然,在用夏魯奇首級瓦解完中央軍鬥志後,孟知祥將夏魯奇屍首合在一處,妥善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