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有權就是任性(第3/3頁)
章節報錯
對於這個反覆無常的政治犯,最佳的解決辦法應該是禮送回國,把這個燙手山芋交還給契丹。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顯示寬大的胸懷(虛名);二是給契丹內部添亂(實利)。
耶律剌葛是耶律阿保機的親弟弟,參與了三次針對耶律阿保機的叛亂。把他送給回契丹,就是給耶律阿保機出了個棘手的大難題,而耶律阿保機則只能吃啞巴虧,心裡罵娘但嘴上還得謝謝後唐。
可李存勖卻將其全家殺死。如此一來,耶律阿保機可以長舒一口氣,感謝李存勖幫他清理門戶,同時也有了南下入侵的正當理由:為我弟弟報仇!
我們可以類比一下李匡威、李匡籌的故事。
李存勖逞一時快意恩仇,卻釀下一個巨大的政治錯誤。
朕不管,看他不爽,當然滅嘍,朕就是這麼任性。
同光三年(925)初,定州義武軍節度使王都要來中央朝見,李存勖為了迎接他,打算在魏州興修一個廣場。
魏州留守張憲上奏,說行宮大門前的廣場太小,應該予以擴建,然而前年陛下在那裡築高臺登基稱帝,那座高臺不能拆毀,所以我建議在行宮西面的空地上重新修建。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幾天之後仍未完工。
李存勖火了,有現成的幹嘛不用?不就是一個沒用的高臺嘛,給我拆了!
張憲不敢挑戰李存勖的威嚴,於是找到郭崇韜,說道:“這座高臺是陛下敬拜上天、接受天命的聖壇,意義重大,怎能輕易拆除?”
郭崇韜深以為然,於是趁李存勖心情良好的時候,小心翼翼地對他進行規勸。
李存勖聽罷,冷冷一笑,“還是因為那座高臺呀?呵呵,那咱就來個利索的吧。”立刻命令親兵衛隊化身強拆隊,“現在就給我拆!”
張憲私下對郭崇韜說道:“忘記神靈降恩,背棄帝國根基,這是最不詳的徵兆啊!”
二人相對長嘆,默默搖頭。
親手拆掉自己登基的高臺,朕就是這麼任性。
似乎是應了張憲的說法,這一年自入春以來就大旱,到了六月三伏,天氣炎熱無比。李存勖想找地方避暑,跑遍整個皇宮都無法令他滿意。
這時候,善解人意的宦官們又開始借古諷今,“從前,長安在全盛時期,宮中樓臺殿閣之多,數以百計。今兒個皇上連避暑的地方的都沒有,陛下的皇宮規模都比不上當年公卿大臣們的私宅。”
於是,李存勖下令新建一座高樓,用來避暑。
宦官們又提醒李存勖,說郭崇韜極有可能會勸阻,理由是經費不足,陛下要提前想好答對之辭啊。
果然,郭崇韜得到訊息後,上疏勸諫,要珍惜國力啊,要愛惜民脂民膏啊,巴拉巴拉……一片忠臣的肺腑之言。
李存勖回覆道:這次是用我的私人腰包,不花公家的一分錢。
誰都知道,這是自欺欺人的說法。李存勖也覺得自己的解釋太無恥,於是又派宦官前往進一步溝通,說我並非貪圖享樂安逸之輩,先前與後梁軍隊沿河對峙時,駐軍之地地勢低窪,潮溼無比,而我仍能跨坐戰馬,身披厚重鎧甲,縱橫馳騁,都不覺炎熱,尚能忍受;而今氣候異常炎熱,如同火燒,確實難以忍受。
郭崇韜卻回覆道:“那是因為先前強敵就在眼前,陛下一心一意復仇雪恥,天氣再炎熱,陛下也能拋諸腦後;然而現在強敵已經剷除,四海之內全部臣服,所以,即便有華麗的宮殿和舒適的樓臺,陛下仍覺得煩悶。如果陛下能夠不忘初心,暑氣自會消失。”
您墮落啦,陛下!
李存勖討了個沒趣,無言以對。但房地產工程並未因此陷入停滯,參與施工的人員每天都有一萬多名,開銷以億為計量單位。
郭崇韜再上疏,說如今財政赤字嚴重,連軍糧軍餉都成問題,如果陛下非要建樓,也最好等到秋收之後,讓財政先週轉一下。
李存勖同樣沒有做任何回覆。工程繼續。
朕才不管什麼財政赤字不赤字呢,朕就是這麼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