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遊戲天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遊獵天子】
尚武的皇帝都喜歡打獵。打獵是一項類似軍事演習的活動,不僅鍛鍊騎馬射箭,更能鍛鍊指揮、協同作戰的能力。因此頗受北方遊牧民族、尚武領袖的熱愛。
李克用就愛打獵,但打獵並沒有影響他的執政。李存勖也喜歡打獵,特別是在推翻後梁之後,變得不加節制。
在推翻後梁之前,李存勖的記載多是披堅執銳、身先士卒,甚至以身犯險,多次陷入到敵人的重圍中。雖然常被指責輕率魯莽,但確實熱血激情。
而在入主汴州之後,李存勖的記載就屢見“打獵”有關的字眼。僅僅是在同光三年(925)的2月份,一個月之內居然出現了四次打獵和一次擊球的記載:
“丁卯,畋於近郊……己巳,召從臣擊球於鞠場……庚辰,幸近郊射雁……乙酉,射鴨於郭泊……戊子,幸近郊射雁。”
值得注意的是,能載入史冊的,應該都是規模較大的。小規模的打獵、擊球這些瑣事是不會出現在帝王本紀中的。比如李繼韜進京朝見,多次跟隨李存勖遊獵,而《莊宗本紀》中卻沒有詳細的記載。也就是說,李繼韜參與的多次打獵,都是小規模的小娛樂。
那麼僅這一個月,就被記載了5次,足以說明問題。
每次近郊打獵,都會對當地農業產生嚴重的破壞,因為官府會臨時圈佔包括農田,作為獵場,隨從人員會縱馬馳騁,踩踏莊稼。
同光二年(924)9月7日,李存勖又在洛陽近郊打獵,洛陽縣縣長何澤提前躲在草叢裡,等李存勖聖駕到來時,何澤突然跳出來,攔住馬頭,說道:“莊稼即將成熟,卻把它們摧毀,而陛下的賦稅催徵甚緊,老百姓如何生存?請陛下先賜我一死!”
李存勖對他直言勸諫的行為表示了贊同,厚加撫慰,把他打發回去,然後……打獵繼續。
小到縣令,大到宰相、樞密使,甚至是伶官,都對李存勖勸諫過。李存勖也知道他們說的句句在理,但就是不肯改正。有權就是任性。
兩個月後,11月9日,李存勖率親軍衛隊一萬多人到伊闕縣打獵。
伊闕縣是朱溫陵寢所在,李存勖路過朱溫陵寢的時候,做了一件飽受詬病的事:參拜朱溫陵(拜梁祖,物議非之)。
也許李存勖是故意噁心朱溫,我奪了你的江山,殺了你的全家,你在天之靈都看到了吧,哈,不客氣。
因為李存勖也有輕佻的一面,搞點小惡作劇,他不僅故意噁心朱溫,後文還會出現他故意噁心小劉氏的故事。
然而不管他的動機是什麼,畢竟是“拜”了頭號政治犯,參拜與參觀不同,這是很嚴肅的政治事件。
無所謂,有權就是任性。
在正式打獵的過程中,李存勖順利拿下一血,“一發中大鹿”。李存勖非常高興,於是命令通宵狩獵。在漆黑的夜色中,不少隨從騎兵跌落山崖,死傷甚眾,而這絲毫不影響李存勖的打獵的興致,“殺獲萬計”。
李存勖滿載而歸,回到京城時,已經是另一個深夜。在李存勖的命令下,洛陽的大街小巷都要點燃火把,照得亮如白晝。然後召叢集臣,分賜鹿肉。
史籍並沒有記載李存勖打獵的開銷,這次“伊闕縣獵鹿”為我們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萬餘騎從”,“六街火炬如晝”。
除了尚武(打獵),李存勖還有一項“雅號”——看戲。
【戲子皇帝】
看戲,是封建帝王們的共同愛好,重要的日常消遣。喜歡看戲,不能視作不務正業,但某些皇帝卻沒能把握住尺度,愛屋及烏,把這份痴迷轉移到了戲子伶官身上,不僅給他們大量的賞賜,還讓他們參與朝政,甚至被他們影響到了國家大政方針的制定。
當皇帝是位狂熱的追星族、腦殘粉的時候,政治想不昏暗都不行。
楊婆兒,是李存勖非常喜愛的戲子之一,為了表達對他的喜愛,李存勖用一座重要的州來打賞,讓他做衛州刺史,並給他賜名李存儒。
楊婆兒到任後,一門心思地貪贓斂財,城防哨兵只要繳納一定的金錢,就可以離崗回家休息。於是在龍德二年(922),後梁軍隊奇襲衛州,當時城牆上竟然無人站崗執勤,後梁軍隊直接爬上城牆,幾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這個黃河以北的重要據點,控制了魏博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