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哭泣的敬翔(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今再加“諸道兵馬元帥”,他明年再來進貢,您怎麼封?後年呢?大後年呢?
冊封錢鏐“諸道兵馬元帥”的詔書起草完畢後,負責起草詔書的翰林學士竇夢徵手捧詔書,忍不住哭泣流淚。朱友貞很不高興,當即將其貶為蓬萊縣尉。
朱友貞心裡想的是,“諸道兵馬元帥”聽起來很拉風,卻只是一個名譽空頭銜,畢竟除了他自己的部隊,“諸道兵馬”有幾個聽他調遣?
錢鏐心裡也是這麼想的,他怎會做賠本的買賣?於是貞明三年(917)3月,錢鏐一口氣表奏自己的11個兒子加官進爵。
朱友貞全部批准,順便買一贈一,於10月又加授錢鏐“天下兵馬元帥”頭銜。錢鏐同志,這下滿足了吧?
“天下兵馬元帥”雖然也是空頭銜,但它有個隱藏福利:可以建立元帥府,可以設定文武百官,建立一整套獨立的領導管理體系。這就意味著,擁有“吳越王”爵位的錢鏐,其割據兩浙的行為已經被合法化,嚴格來講不能算“割據”。這是一筆難以估量的政治財富。
錢鏐對此非常滿意,也探出了後梁中央政府的虛實,於是,錢鏐照方抓藥,非常“忠心”地向後梁進貢稱臣,搖尾裝乖。
貞明四年(918),經過長期激烈的戰爭,淮南勢力終於佔領虔州,從此淮南勢力與南漢劉巖接壤,從而切斷了杭州錢鏐入貢後梁的唯一陸路通道。此前,由於淮南勢力的阻隔,錢鏐的進貢路線是從今天的浙江向南出發,進入福建,再經江西(虔州)進入湖南,折而向北,經過湖北,最終進入河南。
如今,劉巖據兩廣稱帝反梁,淮南勢力又向南擴張吞併了虔州,迫使兩浙、福建孤懸東南,與中原王朝的陸路聯絡徹底斷絕。
這一年,錢鏐派人走海路,在今天的山東省煙臺市登陸,與汴州取得聯絡。
在當時,受客觀科技條件的影響,走海路是十分兇險的,據史籍記載,死亡率高達50%!使節出發前,都要提前寫下遺書,交代後事。
即便如此,錢鏐同志仍然透過海路派來了使節,向後梁朱友貞進貢。
朱友貞感動不已,但錢鏐的官職爵位實在沒法再加封了,於是轉而冊封錢鏐的兒子錢傳璟為宣州寧國軍節度使,加宰相銜(同平章事);加封其部將杜建徽為檢校太傅、同平章事。
錢鏐的忠心只是朱友貞的一廂情願。朱友貞不懂政治遊戲的基本原則,利益高於一切,其他都是空談。
敬翔苦口婆心,朱友貞置之不理。
貞明五年(919)朱友貞詔令錢鏐攻打淮南,錢鏐奉詔出兵,派兒子錢元瓘掛帥,率五百艘戰艦對淮南發起攻擊。
這一仗從3月打到7月,期間爆發兩次大戰役:狼山之役(錢鏐大勝),無錫之役(淮南勝)。雙方兩敗俱傷,最終達成和平停戰協議,從此之後二十多年沒再爆發大規模衝突。
瞧,錢鏐多聽話!
於是,9月份,朱友貞再下一道詔書,詔令錢鏐討伐僭號稱帝的劉巖。
錢鏐表示堅決擁護後梁中央政府,反對任何形式的叛亂分裂分子,對“廣獨分子”劉巖提出強烈譴責和抗議……不出一兵一卒。
朱友貞圖樣圖森破。錢鏐之所以奉詔討伐淮南,是基於自身利益考量,錢鏐與淮南楊氏長期以來保持著這種戰爭與和平的微妙關係,長期存在領土爭端、利益紛爭,同時也存在諸多共同語言。
淮南佔領了虔州,對錢鏐形成了半包圍態勢,嚴重壓縮了兩浙生存空間,錢鏐與淮南之間必然會爆發一場激烈的衝突。只不過朱友貞恰好在此時下達詔書。
忠心?朱友貞自作多情了。打兩廣,對錢鏐沒有半點好處,於是朱友貞慘遭打臉。
在兩浙錢鏐問題上,朱友貞照樣沒有聽從以敬翔為代表的“元老勳舊派”的策略,暴露出朱友貞及其寵信的“外戚幫”幾近智障的政治水平。
還好,錢鏐的打臉並沒給後梁朝廷帶來實質性損失,只是有些丟面子。
可在河朔問題上,朱友貞依舊採納了“外戚幫”的建議,給後梁政權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