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考驗】

李嗣昭,李克用之弟李克柔養子,體型矮小卻勇猛彪悍又有膽略,為人謙和謹慎。年輕時沾染上酗酒惡習,李克用予以批評教育,從此之後,李嗣昭終身不飲酒。在河東集團的擴張之路中,李嗣昭是河東集團出鏡率最高的明星將領之一。

在戰場上,他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虎將;在地方,他又是寬政愛民的青天父母官。周德威陣亡後,李嗣昭曾暫代幽州事,三個月後,當李嗣昭奉命離任時,幽州百姓自發地攔住李嗣昭的車隊,號泣不已,請求李嗣昭同志繼續留任幽州。李嗣昭實在沒辦法,只得在夜間偷偷溜走。

李存勖稱帝之後,感念其舊功,追贈太師、隴西郡王。明宗即位後,李嗣昭得以配饗莊宗廟庭。

然而李嗣昭的子嗣卻敗壞了父親他辛苦打拼下來的名聲。

李嗣昭有七個兒子。長子李繼儔身居澤州刺史,怯懦無能,次子李繼韜,狡獪無賴。

李嗣昭生前為潞州昭義軍節度使,澤州是其屬州,按慣例,潞州昭義軍節度使的位置應由其長子李繼儔承襲。李嗣昭陣亡後,李存勖命令他的七個兒子將棺槨護送至太原安葬,順便處置遺產分割問題。

李繼韜聯合諸弟抗命,率領數千牙軍強行將李嗣昭靈柩轉運至潞州,並將兄長李繼儔囚禁,命令三軍擁戴他做潞州昭義軍留後。

英雄父親屍骨未寒,混蛋兒子就發動兵變。

李存勖派親弟弟李存渥前往調解,不料李繼韜等人態度惡劣,竟險些將李存渥殺死。

當時,鎮州前線戰事吃緊,而潞州的重要性已毋庸贅述,李存勖生怕李繼韜會變節降梁,於是立刻下令將昭義軍改名為“安義軍”(避李嗣昭的諱,李嗣昭活著的時候都沒避諱,死後卻避諱,足見李存勖討好李繼韜之心切),任命李繼韜為潞州安義軍留後。

為了支援鎮州前線,總後勤部向潞州徵調五萬軍糧,李繼韜以經費緊張為由,只提供了三萬。李存勖沒敢責備,反而好言安撫。

李存勖的綏靖妥協並沒有換來李繼韜的回心轉意,他在叛亂謀反的道路上執迷不悟。他的親信魏琢、申蒙恰巧從總部因公出差歸來,也積極挑唆,說河東集團外強中乾,內部空虛,沒有人才,早晚要被後梁消滅,我們最好早做打算。於是李繼韜開始謀劃一件大事。

很快,鎮州戰事結束,李存勖醞釀登基稱帝,設定文武百官,籌建中央政府,就傳令讓李繼韜等人來魏州,參與帝國籌建。

魏琢、申蒙警告李繼韜道:“大王緊急召見你,恐怕是一場鴻門宴,凶多吉少啊!”

李繼韜的弟弟李繼遠,剛剛十五六歲的年紀,他對李繼韜說道:“哥,咱們家有百萬家財,糧草積蓄可供十年之用,也應該替自己打算了,莫受制於他人啊!”

“那……好弟弟,咱該做什麼打算呢?”

李繼遠一指魏琢、申蒙,“既然河東早晚要敗給後梁,那咱不如現在就投靠後梁,現在河東面臨著內憂外患,無暇顧及我們,這正是咱們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李繼遠口中的內憂只得是鎮、定二州叛亂剛被平定,需要一段時間的消化;外患則是指契丹又雙叒叕南下,後梁也在趁機反攻河北。我們後文會慢慢道來。

李繼韜深以為然,於是就派李繼遠率領百餘名騎兵,對外宣稱是去晉州、絳州巡邏搜捕後梁兵士,巡著巡著,就趁機跨越邊境,越境投誠,到汴州面見朱友貞,說願意獻出潞州,投降後梁。

朱友貞大喜過望,立刻派董璋率兵接應,屯駐潞州之南,改安義軍為匡義軍,任命李繼韜為潞州匡義軍節度使、加宰相銜(同平章事)。李繼韜為了向朱友貞表示誠意,將兩個愛子送到汴州做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