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後梁代唐(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朱溫即將稱帝時,朱全昱曾高呼其小名,大罵之,“朱三,你也配當天子!”
朱溫家中排行老三,如今,天底下敢叫他“朱三”的,只有他哥哥朱全昱。其他人別說“朱三”了,連“三”都不敢說。即便是在賭博嬉戲時,“三”也是禁忌詞,什麼三萬、三筒、三條、紅桃三……一律不準說,找其他詞語代替,宮裡諱三。
“朱三”也只是書面用語,按常理來想,在日常口語中,朱全昱應該是喊他“三兒”,兒化音。
等朱溫正式稱帝,舉行完登基大典之後,與族人在宮內開設家宴,飲酒作樂,期間賭博助興。“一窩朱”們雖已貴為皇親國戚,但改變不了他們泥腿子的出身,更改變不了他們的低階趣味,以賭博耍錢助酒興,而非吟詩作賦。
輪到朱全昱擲骰子的時候,朱全昱站起來,掄圓了胳膊奮力一摔,賭盆頓時被砸翻,骰子四散蹦跳,眾人大驚,但見朱全昱指著朱溫的鼻子,大聲罵道:“三兒!你就是碭山的一個農民,跟著黃巢當賊寇,皇上不但不治你的罪,反而用你當四鎮節度使,這是咱做夢都不敢想的榮華富貴!李家皇帝待你恩重如山,你卻斷了人家三百年基業,還自己當皇帝?你等著吧,咱們朱家很快就要被滿門抄斬了!還他媽有心賭博!”朱全昱越罵越生氣,一把掀翻了桌子。
朱溫的臉青一陣白一陣,心中極為不悅。長兄如父,面對哥哥的責罵,朱溫再暴躁也不能發作,只能聽之任之。眾人也不便勸慰,驚愕著,靜默著。場面一度非常尷尬。家宴就此不歡而散。
忠言逆耳利於行。朱全昱的話預示了朱溫家族的未來,而他也因這句良心話得到了相應的福報,後文還會再提。
朱溫自出道以來,什麼時候受過這種氣,誰敢這麼跟他說話?朱溫不敢忤逆哥哥,但他可以拿哥哥的兒子當出氣筒。弟弟不能頂撞哥哥,但叔叔可以教育侄子。
在改朝換代的一般程式中,地方要向中央進獻祥瑞。比如珍禽異獸,比如嘉禾瑞麥等。
在朱溫稱帝時,宿州刺史進獻一隻白兔;
荊南高季昌進獻十個橘子,橘子本應冬季成熟,而高季昌這孫子的橘子卻是在盛夏收穫,且甘甜無比,比正常時候的貢品橘子還要好吃好幾倍(倍勝常貢),因此稱其“瑞橘”;
廣州進獻奇寶名藥;
“治癒大師”張全義拿不出像樣的祥瑞,於是非常務實地直接給錢,十萬貫錢、六千匹綢、三十萬兩綿,並要求今後每年進貢三萬匹絹……
在進獻祥瑞的人中,就有宋州朱友諒(朱全昱之子)進獻的瑞麥,一莖三穗的麥子。
在農業社會中,多穗麥子等是屢見史書的祥瑞之物,象徵著五穀豐登、太平盛世,地方官每當發現此物,必要進獻給朝廷,群臣必定要入朝稱賀,皇上也會龍顏大悅,培育者、進獻者也都會得到朝廷的嘉獎。
而這一次,朱友諒卻吃了老爹的瓜落兒,拍在了馬蹄子上。
朱溫對身邊人說道:“風調雨順之年,莊稼大豐收才是真正的祥瑞。朕聽說宋州去年遭受了水災,收成不好,竟然還給朕看這東西,這不是自欺欺人、弄虛作假嗎?還管不管百姓疾苦了?”於是派欽差前往宋州調研,反饋回的結果當然是莊稼歉收,百姓困苦。
於是,朱溫下令,罷免了朱友諒的宣武軍節度使之職,召回汴州開封府,嚴加訓斥。一同落馬的,還有宋州刺史、瑞麥所在縣的縣令。並且下詔,今後再有所謂祥瑞之物,一律繪圖以獻,不必再獻實物。
第二年,就有人進獻了兩歧麥穗的圖畫。
而最離奇的,當屬另一幅進獻的圖畫,據說是南方某地捕獲了一隻白鹿,鹿耳有兩缺。據《符瑞圖》記載,鹿壽千歲變白,耳一缺。所以這是一隻兩千歲的鹿精……群臣入朝稱賀,朱溫龍顏大悅,史官一本正經的將此事載入史冊,見於《舊五代史·梁書·太祖本紀》。
研究歷史不能斷章取義,要還原歷史事件的背景。朱溫這次“大義滅親”,因一枝麥子而罷免親侄子的官,徹查弄虛作假、謊報政績問題,因而被很多人捧為“明君聖主”,說朱溫關心百姓疾苦。
也許是,當然這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看到的。然而還原一下歷史背景,就知道朱溫的這波操作有挾私報復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