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叛徒的末日(第1/2頁)
章節報錯
【叛徒的末日】
後院起火,楊行密急令鄂州前線的李神福回師平叛。
李神福擔心解圍後撤會遭到杜洪的反攻追擊,於是對外宣稱要沿長江西上逆擊荊南,在長江上準備好了艦隻,等到夜色降臨,卻帶領部隊順流而東,等開出一段距離後,才把真正的作戰任務下達到基層指戰員。
田頵在昇州俘虜了李神福的妻兒老小,想以此作為要挾,派使節告訴李神福:“你要是跟我合作,咱倆就可以平分淮南;否則,我就殺你全家!”
李神福對手下人說道:“當我還是一個普通士兵時,就追隨吳王(楊行密)了,一步步被提拔到上將之位,決不因念一己之私而忘吳王之恩!田頵小兒,上有年邁的母親,卻不顧老人家的生死,起兵叛亂,拋棄了三綱五常,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然後將田頵來使斬首示眾,下令繼續前進。全軍將士頗為感動,士氣大振,人人爭先、個個奮勇。
田頵派部將王壇等迎戰李神福。
王壇把李神福的兒子李承鼎押到陣前,一來瓦解李神福士氣;二來讓李神福投鼠忌器。
哪知道李神福當即下令,讓弓箭手衝自己的兒子放箭。
王壇的人質牌適得其反,李神福大義滅親的舉動使全軍上下同仇敵愾,激發起了空前強大的鬥志。
李神福告訴諸將,說王壇人多,我們人少,不宜強攻,只能智取。於是在傍晚時分,李神福才下令接敵會戰,並假裝戰敗,逆流而西,向後敗退。
王壇中計,一路追殺而來。
李神福忽然調轉船頭,順流攻擊。
王壇在樓船上舉起火把照明,李神福下令:“向有火光的地方射擊!”久之,王壇才醒悟過來,自己一直在幫敵人畫靶心,於是趕緊下令,滅掉火把。
夜色中,雙方艦隻摸黑混戰,交叉錯亂,難分敵我。李神福利用風向,發動火攻,焚燒王壇的樓船。王壇軍陷入一片混亂,瞬間崩潰。
次日天明,李神福將王壇殘部徹底消滅,王壇僅以身免,狼狽逃離戰場。此戰中,李神福不僅以少勝多,重挫田頵叛軍的銳氣,更是生擒了一個重要俘虜——徐綰。
楊行密把徐綰裝入囚車,送給錢鏐。
錢鏐把徐綰剖腹挖心,祭奠高渭。高渭,湖州刺史高彥之子,去年徐綰、許再思發動叛亂時,高渭率兵入援,在靈隱山遭徐綰伏擊,兵敗被殺。
“徐許之亂”時,楊行密堅定地擁護了錢鏐的合法統治,幫其平叛;如今在淮南內亂時,送“徐許之亂”的元兇給錢鏐,意思很明顯了:兄弟,該還我的人情了。
於是,在這場淮南內亂中,錢鏐同樣沒有趁火打劫,而是高瞻遠矚,幫楊行密平叛。
田頵得到王壇全軍覆沒的訊息,大為驚恐,隨即親率主力部隊傾巢而出,逆流而上,迎戰李神福。
李神福在大勝之餘尚能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勝不驕,這是優秀將領的基本素養。李神福對諸將說道:“賊人放棄堅固的城池,而跟我們進行野戰,是自取滅亡。”於是命令艦隊停泊在江邊,建立水寨,堅守不出。同時建議楊行密另派一支地面部隊切斷田頵後路。
楊行密遂派大將臺濛執行這項任務。
田頵犯了與孫儒一樣的錯誤。“悖而無機”,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惜他沒有。
臺濛下令全軍全程保持戰備狀態,步步為營、輪替前進。將士們都嘲笑他膽小,臺濛對他們說,田頵久經沙場,老謀深算,我們必須謹小慎微,萬萬不可輕敵大意。
田頵的情報顯示,臺濛的部隊僅有兩千人左右,且畏敵逡巡,不足為慮。於是,田頵把主力部隊駐紮在蕪湖,以阻擋李神福,自己則親率一支偏師迎戰臺濛。田頵沒有把臺濛放在眼裡。
田頵與臺濛在宣州以東的廣德遭遇。
開戰前,臺濛先把楊行密的信件送給田頵的部將們觀看,這些將領全都下馬接受,滿面含羞帶愧。趁此軍心渙散之際,臺濛發動猛攻。田頵不知道的是,此時的臺濛不僅有兩千人,而是得到了一支援軍,其主將是王茂章。王茂章自青州回師後,奉命攻擊潤州安仁義,效果不佳,於是被調往宣州前線,與臺濛聯合。
田頵初師受挫。臺濛乘勝追擊,再次大敗田頵。田頵不得不龜縮排宣州,急命蕪湖精銳部隊回援。
而這支精銳部隊卻在王壇等將領的帶領下,集體投降。
前文說過,在楊行密集團遭遇此次內亂時,錢鏐沒有趁火打劫,而是向楊行密伸出援手。錢鏐命大將方永珍赴援潤州,命堂弟錢鎰赴援宣州,命大將楊習進攻睦州。關於出兵睦州,後文還會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