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少陽院政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政變】
大唐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初,昭宗出城打獵,夜晚縱酒狂飲,酩酊大醉。
第二天,宮門沒有按時開啟。
宦官劉季述跑到宰相辦公廳,找到崔胤,說都這個時候了還不開宮門,一定是出了事,身為禁軍統領,我有義務入宮檢查,為了避嫌,我請大宰相您親自陪同,監督、指導我的工作,證明我的清白。
隨後,宦官劉季述率領一千禁軍將士,在崔胤的陪同下,砍開宮門,強闖皇宮。
經簡單調查,宮中昨晚確實發生了一件聳人聽聞的案件:皇帝昨晚醉酒之後,殺了幾個貼身小宦官和宮女。
崔胤錯愕不已。
宦官劉季述把他拉到一邊,說道:“皇上這樣的德行,怎麼可以君天下?廢昏立明,古來有之。反正是為了國家的江山社稷著想嘛,您說呢?”
寥寥數言,言簡意賅。
崔胤剛聞晴天霹靂,又遭五雷轟頂。毫無心理準備的他只覺得頭昏腦漲,兩眼發黑,腳步踉蹌,險些癱倒。
一旁邊的禁軍衛士急忙上前攙扶住他。
崔胤這才緩過神來,只見一千全副武裝的禁軍將士正把他圍在中間,手握刀槍,惡狠狠地瞪著他。崔胤只敢隨聲附和。
於是,宦官劉季述把禁軍調集到金鑾殿上,召集文武百官前來開緊急會議。會上,宦官劉季述公佈了昭宗皇帝酒後殺人的駭人案件,並偽造了何皇后的命令,說是御醫車讓、謝筠教唆皇上殺人,如今皇上精神不正常,只能先讓皇太子主持社稷。
然後起草了一份要求太子監國的奏章,讓百官傳閱、簽字。
在武力脅迫之下,崔胤及文武百官按照官職大小,依次在奏章上簽名。
宦官劉季述有擁立新君的經驗,早在昨天晚上,就已經安排了精明能幹的心腹把太子李裕“護送”進殿,神策軍將士們見到太子之後高呼萬歲。
隨後,劉季述、王仲先帶領著禁軍衝進宣化門,進入思政殿,見人就殺,遇難的基本都是宮女。
當時,昭宗正在乞巧樓上醒酒,忽然見亂兵持刃而入,大驚失色,竟然從床上摔到地上(驚墮床下),之後爬起來就跑。
劉季述、王仲先搶步上前,一把抓住昭宗的胳膊,硬把他按在床上,讓他坐著別動。
有宮女飛報何皇后。何皇后顧不上梳洗打扮,連跌帶撞跑過來,不顧體統,向兩位宦官下跪,祈求道:“不要讓皇上受驚,兩位大帥有什麼吩咐儘管開口。”
劉季述從懷裡摸出聯名奏章,說道:“陛下厭倦了龍椅,文武百官一致要求太子監國,請陛下到東宮頤養天年。”
昭宗大惑不解,說道:“昨天朕還跟你們一塊兒喝酒聊天,玩兒得挺開心呀,今天是怎麼了?”
何皇后趕緊攔著昭宗,“陛下就聽他們的吧。”
劉季述向小宦官一使眼色,“拖出去!”
小宦官拖著昭宗就出了思政殿。
何皇后在後面大呼道:“大帥一心輔佐朝政,就請讓陛下安心養病吧!”
昭宗也徹底醒了酒,趕緊呼叫道:“對對對,我有病,病了很久了,無法繼續工作了,就讓太子監國吧。”於是何皇后趕緊去拿傳國玉璽。
劉季述點點頭,命小宦官放下昭宗,然後揹著手走到驚魂未定的昭宗面前,用隨身攜帶的拂塵指著昭宗的鼻子尖,嚴厲斥責昭宗的過失:
“某時某事,你不聽我的,你如何如何,其罪一也”,每列舉一罪,就用拂塵在昭宗面前的地上畫一道線。